土地撂荒,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拦路虎”,也是农村产业发展的“老大难”。尤其在土地条件相对较差、当地群众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的西部地区,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更容易出现土地撂荒现象。但记者在重庆市铜梁区调研发现,近年来当地近5万亩撂荒地均已实现复耕。这个看似“神奇”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深入调研探究,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首先,在生产条件上做文章,改“巴掌地”为“规模田”。土地撂荒的原因之一,是土地产生的经济效益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究其根源,是人均土地较少且相对分散,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尤其在西部山地、丘陵地区,普遍是“巴掌地”,不少农民“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但“种地一年还不如打工一月”,谁还愿搞农业? 对此,铜梁的办法是推动土地由分到合,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在撂荒地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等工作,将一家一户“巴掌地”改造成了集中连片的“规模田”,改善了土地耕作条件。同时,也为规模化经营做好了铺垫。 其次,在生产主体上做文章,变农民“自己干”为大家“一起干”。过去,土地由农民自己耕种,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低下。要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必须改变农民“单打独斗”的局面,引入各类先进的生产主体,为农业注入科技动力。 对此,铜梁的对策是引进、培育新的经营主体,这些经营主体或是村集体企业、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或是集体经济组织与种植大户、民营农业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依托这些经营主体,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种地场面也由过去锄头种地、背箱打药,变为旋耕机地上跑、无人机天上飞,作业效率大大提高。 再次,在生产关系上做文章,以利益链接的方式让农民从“站着看”到“主动干”。不少地方搞规模经营单纯靠流转土地,然后找农民在流转的土地上务工,结果发现不少工人“出工不出力”,影响了土地收益,甚至导致土地再次撂荒。一些农民流转土地后只想着收租金,抱着“站着看”的心态,土地种得好不好、经营挣不挣钱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铜梁区在复耕撂荒地过程中,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由村集体统一流转给大户经营或由村集体直接经营,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村集体+农户”等方式,实现合股联营。比如,当地农民以复耕撂荒地入股组建合作社,合作社的利润由农民得大头。这让农民对田间管护更为上心,收益也水涨船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记者调研发现,通过在生产条件、生产主体、生产关系等方面做文章,从科技、品牌中要土地效益,根据市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了撂荒地盘活。但是,要让更多撂荒地重现生机,仍需进一步在其他方面发力。 其一,以政策支持为保障。虽然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集体规模经营能将相对集中的撂荒地重新盘活,国家层面也对统筹利用撂荒地出台过指导意见,一些地方还作出了“对耕地长期撂荒的,要停止发放补贴”等政策要求,但对于不少过于零碎的撂荒地而言,基层推动复耕难度仍然很大,需针对长期撂荒地如何收归集体等问题出台撂荒地复耕支持政策,以进一步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其二,以完善市场机制为关键。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高,很多集体经济组织总体还处于培育、投入阶段,面临着缺资金、缺专业人才等问题,一些农业经营主体还靠政府项目资金补助,因此,要根治土地撂荒问题,还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农村集体经济与城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有效衔接的机制,真正培育起有生命力的农业产业。
(本报评论员王金涛、韩振、李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