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1月3日讯(记者 董少校)今天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为此次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合材料研究所、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荻教授、欧阳求保教授团队研制出高性能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应用于“嫦娥四号”探测器中4个关键载荷,包括激光测距仪、三维成像仪、红外光谱仪等星载光学仪器中的镜筒、光学底板、框架等12种关键构件。 据介绍,星载光学仪器的任务要求其必须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稳定的光学性能,上海交大研制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备轻质、高刚性、高尺寸稳定的特点,可满足载荷结构轻量化、不变形、尺寸稳定的需求,解决了星载光学仪器高分辨率和高稳定性的难题。 针对制约我国航天用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科学中复合调控难、界面匹配难、形变加工难3个难点,上海交大团队开展长期深入的系统研究,所研制的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此前,该材料已多次在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航天重大工程中应用。
《中国教育报》2019年01月04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