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区配套幼儿园不再“重营利” 家长叫好
多数市民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将公办园列为首选 关注小区配套幼儿园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治理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通知》提出,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当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一石激起千层浪,新快报记者近日在广州走访发现,萌娃父母和广大市民对此纷纷拍手叫好。多数家长表示,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公办园是首选。 走访 民办园转公办园 家长负担减轻了 “小区幼儿园正式宣布变成公办园的时候,所有的学生家长都在欢呼。”家住广州市天河区的李女士说,她的孩子在天河北路一所公办幼儿园上学,不过,孩子前年刚入园时,该幼儿园仍是民办幼儿园。 “公办园学位紧张,没办法只能进民办的幼儿园。” 李女士说,2017年下半年,孩子进入现在的幼儿园,当时每月要交3900元。到了2018年1月底,天河区教育局一纸公告宣布收回该处民办园办学场地,于去年2月26日起新开办公办幼儿园,并按公办园管理和收费。让李女士和其他家长感到欣喜的是,幼儿园变成公办园后收费大幅下降。她向新快报记者展示了去年12月的交费通知,费用为“旧生800元,新生1000元”。与之前的民办园收费相比,她现在每个月省了3000元。此外,她认为幼儿园在食品安全、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等方面的规范管理也让家长们更放心。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与李女士一样,多数家长把公办幼儿园列为首选,只有在孩子上不了公办园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民办园,因此对现在孩子所上的幼儿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满意。近日,记者走访位于天河区黄埔大道中某小区的一所民办幼儿园,市民吕女士的孩子在该幼儿园读中班,目前每月费用2000多元。其实,她的初衷是让孩子去另一所离家近的民办双语幼儿园,即使每月需要3000多元。“公办园没指望,又不想将就,希望宝宝能进好一点的民办园。”她说,事与愿违,“好的幼儿园太抢手了”,无奈只能把孩子送到现在的民办园。持同样想法的还有家住海珠区的严女士,她的两个孩子进了同一所私立幼儿园。她说,每个孩子每月交费均超过4000元,“收费确实比公办园和普通的民办园贵,但是我比较认可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家长 离家近的公办园学位常常僧多粥少 家住番禺区祈福新村的王女士家有两个娃,大宝如今上小学一年级了,二宝上幼儿园则提上了日程。“大宝此前上的是私立幼儿园,那时小区里还没有公办园,私立园的学位也非常紧张,几比一的招生比例,入园超级难,因为摇不上号,我急得哭了,非常沮丧。”王女士说。 王女士告诉新快报记者,这几年小区新增了一些普惠性幼儿园,以前有三四所,现在数量翻了一番,而且小区里的公办幼儿园也马上要招生了,变化很大。因此,她觉得二宝上幼儿园应该会比以前容易很多,可选择的空间也大了很多。对于小区配套幼儿园不能办成营利性的幼儿园,她说:“我们小区常住人口很多,小孩子也很多,家长当然希望小区里有更多的公办幼儿园和普惠的民办园,(入读)营利性幼儿园的费用一般是每年3万多元至6万多元,负担还是挺重的。” “公办园肯定是首选目标。”家在海珠区的徐先生说,他的孩子今年就要上幼儿园了,在他家附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而他和家人最担心的是孩子能不能进得了这所公办园,据其了解的情况,该幼儿园每年招生都会因为僧多粥少而出现激烈的竞争。 “选择幼儿园第一是要干净,第二是孩子能否学到一些东西。”家住荔湾区新世界凯粤湾小区的古女士则表示,作为家长,当然想让孩子进入好的幼儿园,如果没有更好的幼儿园可以选择,为了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她愿意多花一点钱。她家附近有4所幼儿园,公立园和私立园各有两所。从部分家长的口碑来看,其中一所私立幼儿园较受欢迎,课程丰富,还有外教,学费约为3400元(每人每月,下同),“比较难进,招30人有七八十人报名”。另一所私立园费用约2100元,而公立园只需1000多元。 园方 担心民办园变普惠园后收益受影响 此前,新快报记者走访了位于越秀公园内的唐尼翰博国际保育园越秀分园。记者了解到,入读该园的孩子均为1岁至4岁,每班配备3名老师和1名生活阿姨。该园全天保育班托管费用超过6000元,如一次性支付1年托管费用,则为5000多元,伙食费580元另计;托管时间从8:00至16:30,如果托管至18:00则需再另外收费25元/人/小时。 家长陈女士表示,目前,愿意托管低龄幼童的机构不多,即便有,环境及户外活动场地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即使费用有点高,她还是把孩子送去托管。不过,一些市民则表示,超过6000元的收费令人消费不起,“公立幼儿园才一二千元”。 根据越秀区公布的相关收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费最高标准分为4个类别,其中全日制(3岁以上)1440元,寄宿制(3岁以上)2440元,全日制(3岁以下)1650元,全日制(特教班)1650元。 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民办幼儿园负责人表示,是否要向普惠型幼儿园转型,园方尚在犹豫之中,一方面希望得到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担心转型后收益受影响,并且质量会下降。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民办幼儿园也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在政府补助扶持力度到位的情况下,引导民办园朝着普惠性方向发展是对的,但要根据民办幼儿园的定位、质量、服务范围等作出安排。“努力发展以优质公平为导向的学前教育,在保质的基础上保量,合理、有序增加公办园、普惠幼儿园的数量,为民办园的改革留下空间”。 视点 小区配建幼儿园 应优先满足业主需要 《通知》要求,城镇小区严格依标准配建幼儿园,小区没有规划配套幼儿园、规划不足,或者有完整规划但建设不到位的,要依据国家和地方配建标准,通过补建、改建或就近新建、置换、购置等方式予以解决。已建成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应按照规定及时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未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应限期完成移交,对已挪作他用的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收回。已移交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当由教育行政部门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 对此,知名时事评论员韩志鹏说,“老百姓肯定是认可的”。他认为,作为小区的一项公共服务设施,小区配建幼儿园应该是为了满足学前教育需要而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因此,不能办成盈利性的幼儿园。他说,治理小区配套幼儿园并不是说小区不能开办其他幼儿园,而是不能用小区的公共教育资源来办营利性的幼儿园。在小区配套园移交后,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及时地将其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小区配套园应该优先满足小区业主的需要”,他指出,小区配套幼儿园招生,在本地户籍儿童优先的同时,需要照顾非本地户籍业主的子女“就近入学”。除了小区配套园,他还建议,可以利用大量闲置的物业场地空间,鼓励开办、多办公益普惠的幼儿园。 ■统筹: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谢源源 李应华 邓毅富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郗慧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