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我对家乡“一点一滴”的变化,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每到逢年遇节回农村老家总能捞到一些“原汁原味”的鲜活新闻素材。 2018年春节期间,我与乡亲们闲聊时发现,他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扫黑除恶”。大家赞不绝口地说:“今年党中央在全国发起的‘扫黑除恶’大行动真是大快人心!今年村‘两委’换届肯定会风清气正,乡村振兴大有希望喽!”我抓住这个鲜活新闻素材,及时赶写了一篇新闻述评,《农民日报》3月31日以《彻底铲除农村“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为题大篇幅刊发了。 时至今天,依然使我记忆犹新的是1990年春节前的腊月,我在一个周日回老家的路上惊喜地发现,有不少农民提前备置春耕物资。有的开着“三码子”,有的推着“排子车”,有的赶着马车,装满了化肥、农药和地膜,兴冲冲地往家里运。本村有名的车把式“二胖子”用信心十足的口气对我说:“现在土地都包到了各户,不舍得花钱投入,亏了‘土地爷’会遭报应的!年前提前下手给‘土地爷’备足年货,就图来年弄个好收成!”听了“二胖子”的一席话,我顿时感到这是多么好的新闻素材呀!次日,我回市里路过镇上特意到生产资料经营部门询问农资销售情况,经销人员高兴地对我说,今年的农资非常抢手,仅近两个月的销售额,就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0%以上。这个数字多么令人振奋!我连夜赶写了一篇新闻特写《春到冀东》,《人民日报》1990年1月25日在第二版刊发;《经济参考报》以《冀东农民让“土地爷”过“肥”年》为题发了头版头条。此稿还被新华社评为优秀新闻作品奖。直到如今,我还能一字不差地背下那篇“新闻特写”的导语:进了腊月门儿以后,有冬闲习惯的冀东农民开始忙碌起来了。他们纷纷赶集上店,奔城赴市,不光是为了春节餐桌上的丰盛去操办年货,而是提前下手备置春耕物资,竞相给“土地爷”打酒(农药)、买面(化肥)、购嫁妆(地膜),用农民自己的话说:“有钱‘花’在餐桌上,不如‘铺’在农田里,今年要让‘土地爷’和我们一样,过一个欢快的‘肥’年!” 1993年春节期间,我发现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地宴请“科技财神”到自家坐客。因为农民推广地膜覆盖、扣大棚、发展养殖业等,都离不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而农业科技人诚心实意地向农民传授实用技术和生产管理知识,使农民确实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正月里农民邀请农业科技人员来家“坐客”使我万分激动,一气呵成地写出了--《“老科”:农家新春桌上客》的新闻特写,当天就发走了。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室专稿组编发了“专稿”,1993年1月19日,《科技日报》在报眼位置以醒目的标题刊发。随后,《农民日报》、《中国劳动报》和《中国工商报》等十来家报纸也纷纷转载。 2007年春节期间,我意外地发现,农民再也不是过去那样“拉着架子过大年、大吃大喝不间断、一切农活靠边站”了,而追求的是文明、节俭、时尚的春节。大年当天,村里就有一些农户往自家的责任田里拉运农家肥,他们笑呵呵地对我说:“大年干点活儿,中午吃喝更香甜!”正月拜年都是“机械化”了。有的骑摩托车、有的开着“三码子”,还有的驾着小面包车,把年货往车上一装,一溜烟儿地就跑了,好几家亲戚一天就能“拜”完。青年农民徐长洪说:“现在拜年快多了,大伙不愿意把时间耗在拜年上,赶紧回来忙活自己挣钱的事儿。”面对这些活生生的镜头,我及时赶写了《农民年味儿新》的新闻特写,《农民日报》在2007年2月26日一版显著位置刊发了,随后《中国社会报》也陆续转载了。 如今,我的家乡已变成了花园式的“小城市”,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展示出美好前景,给我提供了永远写不完的新闻素材。我的获奖征文作品《农村“追”城市的脚步越来越快》,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无数农村变化的真实缩影!(许贵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