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展厅看展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有人说,不管生活本身如何,去美术馆看一幅画,就是富有的。如今,博物馆、美术馆游客明显增多,两地成了文艺打卡的主要阵地。4月,春和景明。各大美术馆相继推出多项美术主题展,这些展览内容丰富、立意新颖、形式多样,线上线下联动组合,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展示或传统、或现代的艺术精品,满足观众多样审美需求。 特色主题展览 赏少数民族人文之美 作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一个重要构成,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既反映时代气质和民族审美精神,也是美术家自觉艺术表达的结果。贯穿整个4月的《踏歌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展》,正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展出,展览以时代肖像、多彩生活、大地礼赞三个版块共140件作品构成叙事途径,为观众打开了一扇多元文化的窗,通过展览,观众得到了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 除了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在艺术表达的舞台上,还有少数民族美术家闪亮的身影。4月1日,为期11天的《“记忆中的肖像”古丽·斯坦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出生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古丽·斯坦,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在展览中,古丽·斯坦想用“记忆中的肖像”系列作品唤醒人类对精神家园的眷恋、对生命与直觉的提醒。对于她在艺术创作中的坚持,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评价,她以一颗宁静而不断求索的心感悟、触摸文化与自然,在大千造化的万象中提炼形式美的语言,斯为真挚。 线上线下联动 深入全面“看”展览 “仰望星空的时候,繁星璀璨。但经过时间之后,将来留下的,肯定是那颗最亮的。”搭配展览《素描——通向艺术本质的必经之路》的文字介绍,一段不到5分钟的介绍短片娓娓道来。“素描作为方法是通向艺术本质的必经之路”,作为造型艺术的重中之重,素描的哲学层面被展现出来,这是中央美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20周年主题展,也是为素描“正名”的展览。线下展示+线上介绍推广,使得观众能从更深、更广的视角了解展览、看懂展览。 除了打卡线下展览,VR展厅、导览直播等线上项目亦能让观众享受沉浸式深度观展体验。3月16日至5月5日,包含了数幅经典书画作品的《妙曲累珠——曲格平先生书画收藏捐赠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作为一场无私捐赠的精品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特别开启了线上直播导览,带领观众共同鉴赏这批珍贵的书画捐赠作品。 春季主题展览 老IP展露新内容、新生机 3月26日至4月24日,筹备4年之久的《2021北京画院迎春画展》于今年春天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如约而至,展览汇聚北京画院山水、花鸟、人物、油画四个创作室31位在职画家的优秀作品,分为两期集中展示。展览重拾源于1959年,从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到北京画院的品牌展览——迎春画展。北京画院主办“迎春画展”的传统从改革开放一直持续到2000年以后。 今年,“迎春展览”被赋予新的内容和意义。守正创新,既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又与时代同步伐。面对新时代中国画应当如何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北京画院在展览中给出了自己的回应。延续了多年的IP,展现了优秀传统一脉相承的清晰脉络,描绘了新中国发展的时代画卷。
一样的主题,不同的展现。春季主题展览,呈现了半个多世纪的时空转变,老IP焕发出新生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博物馆、美术馆应做好服务,引导大众爱看展览、看懂展览。”春天来美术馆打卡正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