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三星堆 ●他主持三星堆出土文物的修复工作,完成了青铜金面人头像、青铜大面具、青铜神树、玉边璋等一级文物的修复任务 ●漫长沉寂的职业生涯当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醉心于三星堆文物修复,在他看来,这是一名文物修复工作者的荣耀 ●他告诫学生,做文物修复要涉及很多学科,不见得有多精通,但是你要了解,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知道怎么去解决 2021年3月,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开启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又揭开了一角。3月17日,青铜文物修复专家杨晓邬受邀到三星堆遗址指导考察,并在那里待了整整一个星期。 74岁的杨晓邬从事文物修复工作40余年,如今看到考古工作者最新发现的六座“祭祀坑”和已出土的500余件重要文物,杨晓邬内心既欣喜又着急,和1986年1、2号坑出土时的心情一模一样。 “用几十年来修复三星堆文物,看到它们由若干碎片变为一件件国宝,那种成就感,是一个文物修复工作者一辈子的荣耀。” A命中注定 随机分配的工作却最适合自己 1974年,在西昌当知青的杨晓邬回到久违的成都,那时只有27岁的他,从来没有想过会被分配到四川省博物馆(现四川博物院)做文物修复的工作。因为在那之前,他不仅对博物馆不了解,对文物也一窍不通,更不要提文物修复了,“就是把这些破铜烂铁补起来”——这是杨晓邬对文物修复工作最初的理解。 但杨晓邬和同龄的小伙子相比,更安静、更细心。随着学习的深入,杨晓邬对文物修复越来越充满兴趣,也逐渐明白了文物修复背后的意义。本是随机分配的工作,却意外地适合自己,这一步,也被杨晓邬视为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一开始,他跟随着民间铜匠黄师傅,学到的都是民间的修复方法,直到1976年,国家文物局在上海博物馆举办全国青铜器文物修复培训班,为期半年,杨晓邬成为当时四川选派的唯一一位学员。 由于当时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有限,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多的文物供学员实践,因此每位学员都需自带文物。杨晓邬还记得带的是一件“完全是碎片”的汉代铜釜,“我背着一塑料袋的铜片,心头就想一定要把它修好。”杨晓邬回忆说。 在培训班,杨晓邬主要学习了焊接、粘接、做旧、作色等工艺,跟民间传统的盐酸腐蚀作色法不同,培训教授了用现代的化工颜料,通过颜色调配来达到文物红斑、绿锈、蓝绣等作色效果。通过此次培训,杨晓邬的修复技术大幅提高,他也才知道修复文物正规的做法。半年后,杨晓邬拿着修复完整的汉代铜釜回到省博,成为当时四川唯一经过正规培训的文物修复工作者,这也为他日后主持三星堆的文物修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晓邬还在工作之余补充学习,他从图书馆借阅历史书,从大量杂志以及从事不同领域的朋友那里,学习美学、色彩、雕塑、建筑等多方面知识。 在杨晓邬看来,文物修复是由多门学科组成的复合型学科:“文物不是千篇一律的,它的形态、色彩、风格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不断地总结,才能让文物活起来。” B最大挑战 师徒修神树七年弹指一挥间 1986年,三星堆1、2号坑发掘完成,杨晓邬心里既欣喜,又着急——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文物,又格外珍贵,自然兴奋;但同时,眼前除了满坑的青铜器之外,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东西”,而且当时的修复工作者只有杨晓邬一人,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心里很是着急。 后来,博物馆将郭汉中派来跟杨晓邬学习文物修复,就这样,师徒俩守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办公室,修复了不少青铜头像、面具、铜尊和罍。 在1、2号坑所有出土的文物中,一件青铜器物成为杨晓邬整个文物修复生涯用时最长、也最难的一件——被命名为一号神树的青铜神树。成堆的碎片铺满一地、严重变形的底座、没有任何一个完成的分支,也没有任何文献资料记载,杨晓邬毫无头绪。 神树的修复难度是肉眼可见的,杨晓邬和郭汉中也早有思想准备,因此把它排在最后一个来修复,一是想先从修复其他相对容易的文物中积累经验,二是期待着有更多与神树相关的碎片和线索出现。 终于在1990年,杨晓邬正式开启了青铜神树的修复工作。师徒俩先把成堆的碎片根据造型、花纹分好类,再把同类的若干碎片相互比对拼接。由于神树体积庞大,他们就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修复室外面的天井里,搭起5米高的棚子和脚手架,围上挡风雨的塑料膜,盖上玻纤瓦,充当工作台。师徒俩爬上爬下、忍受着夏天的酷暑和冬日的严寒,年复一年。 它是什么?长什么样?一切都是未知,杨晓邬只能一边猜测、一边研究。在修复青铜神树整个过程中,师徒俩随时都在推翻原来的思路,光是研究就用了3年之久。很多个夜晚,杨晓邬连睡觉都在想着修文物,琢磨不同碎片的共性,稍有一点灵感,第二天一早就立刻赶到修复现场。 在神树预合前,青铜神树上的青铜龙是作为一件单独器物来修复的,还因此出现了一段“小插曲”。起初师徒俩觉得龙扭曲得厉害,便将它正了形。正形焊接后,这条龙却毫无生气,他们只好用更复杂的工序将龙恢复原状,取出碎片中间填入的粘接材料。神树预合后,专家们赶紧把青铜龙往上接,令所有人意外的是,青铜龙的爪子、腹部和神树紧紧相连,本来看上去有些别扭的青铜龙一下子“活”了起来。 就这样,修复神树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997年,杨晓邬和郭汉中终于完成了这株高达396厘米的青铜神树的修复。 “修复文物是个有乐趣又很艰苦的过程,修复成一件完整的文物是很有成就感的。”杨晓邬一边说着,一边翻着手中已然泛黄、极具年代感的老式相册。杨晓邬对相册里编着号码的文物如数家珍,这40余年,经他手修复过的青铜器文物不下千件。在杨晓邬眼里,每一件文物都有它独有的故事,它们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 C高手过招 74岁大师令95后“UP主”心服口服 今年3月20日,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公布,三星堆“再醒惊天下”。在出土的500余件重要文物中,仅有“半张脸”的金面具残片成为关注的焦点。众多网友脑洞大开,通过各种方式为金面具补齐另一半。 4月12日,一名年仅25岁的手工视频博主“才疏学浅的才浅”(以下简称才浅),在视频平台上传了一条名为《15天花20万元用500克黄金敲数万锤纯手工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的视频帖,详细记录了自己手工制作金面具的全过程。截至5月14日零时,视频已有815.7万次播放,180万次点赞,甚至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都在朋友圈分享了这条视频,并喊话:“来我们修复馆上班吧。” 4月中旬,才浅专程来到三星堆博物馆,第一次近距离感受3000年前巧匠打造出的国宝级文物。经介绍,才浅得以与三星堆文物修复大师杨晓邬面对面交流,当然,他还带来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黄金面具。 “你能做出来,说明你有这方面的才能,但是要说这是三星堆的金面具,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完全不像。”杨晓邬坦言道。才浅制作的金面具在外行看起来“像模像样”,但在杨晓邬眼里,它缺少了三星堆的风格、内涵和灵魂。 在交流的过程中,杨晓邬指出了几个细节,“首先眉毛短了,眉眼间距窄了,眼角的弧度也没有做出三星堆青铜像的风格;再看鼻子,三星堆5号祭祀坑中出土的金面具是有鼻孔的,而才浅这件鼻子下面是平的;再看下面的嘴巴,三星堆青铜像的嘴角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还有耳朵上的两层洞……这些都是三星堆文物不可或缺的部分。”才浅听罢恍然大悟,杨老说的几个细节,他确实没有注意到,只是按照大概的样子进行还原,杨晓邬的专业令才浅心服口服。 能够将三星堆文物的每个细节烂熟于胸,总结出其风格特点和内涵,方能在修复过程中让文物“活”起来,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杨晓邬几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和实践的结果。 而对于只有“半张脸”的金面具,杨晓邬也给出了他的猜测。“可能是祭祀活动完了,把它撕碎了,撕开成两瓣,甚至几瓣。”他分析说,“从面具的背后看,已经烧成半熔化状了,在它下面有一些金的珠子,我们猜测是金烧熔化,掉下来的,那就可能是另一半面具烧的……”也就是说,另外的半边虽然不得见,却给了文物研究很大的想象空间。 D传道授业 专业人才培养急不来 除了奋斗在文博事业第一线,杨晓邬还于2006年被聘为四川省文化艺术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导师,试图将毕生所学传授给热爱文物修复的年轻学子,并将优秀的学子引入省内各文物修复岗位。 他告诉他的学生,做文物修复,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当你真正热爱才有可能感受到文物的温度和内涵,否则这些文物在你眼中永远是一堆“破铜烂铁”;第二要做到静心,很多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耐得住寂寞;杨晓邬给学生的第三点建议就是不断学习,尤其是在正式修复文物之前。他表示,做文物修复要涉及很多学科,不见得有多精通,但是你要了解,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知道怎么去解决。 在专业刚开设初期,杨晓邬开展教学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文物供同学们上实践课,于是学校就买来一些蒸肉的土碗,打碎,作为文物粘接课程的教学工具;没有青铜器,就买仿古的工艺品来代替,经过人工锯开,然后供学生们进行焊接、粘接、作色、做旧的实践课程,同学们学起来津津有味。 课程进展得有声有色,但现实的残酷却让杨晓邬有些失落。“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每批毕业生80人左右,但每年各个文保中心招收的人数十分有限,最多只能解决两三个人员,且工资不高,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都转专业了。”杨晓邬透露,他所带的4届300余名学生中只有5人目前还在从事文物修复工作。 他认为,对于文物修复人才培养,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生个人,都要重视起来。“人才的培养就像文物的修复一样,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和时间。学生对文物的认识,修复的手艺必定要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来摸索,而不是在出土文物的时候才想起来人才缺少。”杨晓邬说,对于学生来讲,也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真正热爱并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这个是两方面的,国家要重视、要投入,学生自己也要刻苦钻研。” 如今,由杨晓邬亲手带出来的徒弟郭汉中,成了“四川工匠”,也有了他自己的徒弟,并开始投入到三星堆新出土的一批文物的修复工作中。杨晓邬期待着,在新挖掘的六座祭祀坑中,能够发现1、2号坑残缺文物的其他部件,弥补曾经的遗憾;他同样也期待着,随着三星堆新的文物出土,逐步完善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机制。 大咖名片
杨晓邬,出生于1947年8月,四川合江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他修复珍贵文物上千件,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几乎所有青铜器文物修复的全过程,取得了突出成绩,1987年至2003年,他主持了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的修复工作。(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涵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