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就是棉农种多少,国家收多少,实行最低保护价。2011年中储棉以每吨19800元的价格收储了全国产量约40%的棉花;2012年、2013年收储价格均为每吨20400元,这一价格比国际市场棉花价格高出约5000元,全国90%的棉花被收储。然后国家再将收储棉拍出,比如去年底抛储的起拍价格是18000元每吨,前几天又改成了17250元每吨。
毫无疑问,临时收储保护了棉农利益。省棉花协会副秘书长吴海芳介绍,这一政策出台有其背景,2010年、2011年棉花价格经历了大涨大跌“过山车”行情,到政策出台前植棉成本大幅上升,棉农收益同比却下降三成。如果没有临时收储,棉农会损失惨重,植棉面积会大幅下降。 然而,靠政策强行抬高市场价格,临时收储的弊端也逐步显现,体会最深的是棉纺织企业。“国外棉花价格那么便宜,我们怎么与之竞争?”蒙阴县盛和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营表示,盛和纺织只能靠国家有限的进口棉花配额过日子,但利润也十分微薄,最后不得不放弃纯棉产品,转做化纤类混纺产品。据了解,连续几年的高棉价,让棉纺企业叫苦不迭,蒙阴县棉纺织企业最多时达到100多家,多以出口为主,目前在生产的仅剩30多家,国际竞争力更谈不上了。 长期关注棉花市场的德州市棉花协会马俊凯认为,收储政策虽起到了稳定棉花生产的作用,但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将棉价扭曲为收储价、抛售价、进口价,并与真实市场价格严重背离,加上配额制等,棉花市场乱象频出。在这种情况下,改为对棉农进行种棉直补,让棉花价格随行就市,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 马俊凯分析,目前,国内储存了大量棉花,国际棉花价格也较低,预计今年国内市场棉花价格会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