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马村看到繁花簇拥,花香惬意;“香海桂花公园”广场上,人来人往,合影留念、其乐融融……满山遍野的桂花的竞相绽放,翠树绿叶上满缀着一簇簇、一团团金栗玉屑,犹如置身于花世界。游客漫步在游道上,不时发出感叹;忍不住凑近一簇簇桂花,闭起眼睛,深深吸气,陶醉在沁人的花香中。
据每日农经网记者了解,桂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也是泸州市的“市花”,纳溪区种植桂花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期。6年前,纳溪区委、区政府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种植习惯,提出打造10万亩珍稀树木基地。通过采取以奖代补、技术培训、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激励措施,注重发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引领带动作用,丰乐和龙车镇“中国香海桂花公园”顺利推进,马村、五里、塘口3个村的“精品桂花产业园”成效明显,全区10珍稀树木基地已建成8.1万亩,其中桂花种植规模达4.3万亩,培育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4大品系30多个品种。 近年来,纳溪区依托丰富的乡土优质珍稀树木等生态资源,通过举办生态桂花旅游节,使桂花产业形成“品种多样化,面积规模化,质量特色化,投资多元化”的格局。目前,已打造形成樨湖樨海、香海广场和香海望月等旅游景点,开发出了桂花酒、桂花茶、桂花糖、桂花糕等生态旅游产业链条,去年花木产值突破6.5亿元,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向育凯 唐平波 记者 李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