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樱桃成熟的季节,不少人都来园里采摘。(资料照片) 文/记者唐枫 图/记者李传报
每到秋收季,媒体、义工以及不少社会组织都会收到果农们的求助:好好的地瓜、苹果、花生等等卖不出去。而实际上,大连素有辽南“水果之乡”的美誉。截至2015年末,全市果品业共注册商品100多个,荣获国家级名牌3个,省级名牌19个,辽宁“特产之乡”3个。一边是水果的风风火火,另一边是水果丰收后的滞销,这问题在哪? 昨天,政协全会上,民革市委提出了《关于推进大连果品业供给侧改革的提案》,提出大连的果品需要供给侧改革。记者随后致电市农委了解到,正如该提案所述,包括提高果品质量、完善产业链、构建网络销售平台以及品牌销售在内的一系列果品供给侧改革已经在持续推进中。而今后,我市将针对果品深加工以及果品产业链产后选果这两块短板有针对性的加强推进。 民革市委提出了大连果品业发展现存的5大问题:果品质量下降、产业化程度低、品牌效应较小、产业链不完善、缺乏引导机制。 针对我市果品供给侧改革,昨天记者采访了市农委果业管理处处长姜旭升。姜处长告诉记者,大连果品的供给侧改革我市已经在推进中。我市从2008年开始推进水果精品园、标准园建设,网络平台建设也已经开始,目前瓦房店苹果已经在某大型网站设置了销售馆,去年我市的水果也登上央视7套创品牌。但大连的水果也存在短板,比如水果产业链中产后选果的机械化、智能化不足,水果深加工还需要开发。姜处长告诉记者,这些也是今年大连果品需要做的工作。 政府回应 我市果品供给侧改革正在推进中,今后将在果品深加工、产业链衔接上下功夫。 民革市委建议
实施水果提质增效工程,加快苹果树矮化栽培技术推广,做优做强苹果、大樱桃、棚桃、蓝莓、草莓等优势水果,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大优良新品种引进力度,完善水果良种选育与苗木繁育研发主导体系;推进果品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果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检验检测标准体系,积极推广控药、控肥等减量化生产规范技术;实施知名果品发展战略,发展特色果品休闲产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果品产业多种功能;加快推进休闲果品产业生态园建设,带动发展一批特色旅游村,开发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休闲果品产业旅游产品,促进休闲果品产业旅游“富民工程”全面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