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莲花寺

产教融合,让大学与乡村“同频共振”

2018-05-25 10:51 来源:农民日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前提,人才是关键。产教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然而,当前大学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还不能充分满足乡村振兴的新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大学应该有哪些作为?有哪些又是大学可以作为的?日前,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办的“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来自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地方大学代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和对话等形式,就大学与乡村如何“同频共振”展开讨论。

  珍惜历史使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服务社会全面发展是时代赋予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大学具有天然的文化优势、创新优势、智库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

  “大学在新时代一定能有新作为。”教育部副部长孙尧说,每一年在应届阶段高中学生当中,很重要一部分是进入了地方大学。每一所学校都更加贴近所在的省、市、地区,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相应的人才。同时,也为国家对应的行业领域培养相应的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秘书长翁鸣有着相同的观点。“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前些年农村的很多资源都是由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除人才瓶颈制约,要双向流动,城市的人才、资金要流到农村去,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的发展,才能留得住人。所以要畅通智力、技术、下乡通道,聚集社会各方人才,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产教融合正好开辟了大学和乡村共同发展的通道。”

  瞄准社会需求,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

  教育作为供给侧的改革的一方,如何通过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黑龙江省甘南乡村学院在这方面探索了积极的经验。该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实施基础技能培训、开展跟踪服务指导,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甘南培养模式。“我们用精准调研明需求,根据农民的个性化和分散性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用精品课程建体系,专职教师为农民提供产能全程服务;用精心评价立标准,学员需经严格考核认定后才能毕业。”黑龙江省甘南乡村学院院长于东泽说。

  山东省潍坊科技学院副院长李广伟则认为,地方大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特殊人才需求统筹学校传统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据介绍,该学院利用专业优势、人才优势,运用大数据思维,创建寿光市农业大数据监管平台,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全方位、可追溯的监管。

  那么,为了更好地支撑大学和产业的对接,如何进一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去契合业界的需求?“我们通过和业界、行业或者企业形成产业联盟,形成实体或者虚拟的产业学院,将企业资源有效引入校内,将企业和学校以项目为纽带来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福建省三明学院院长、教授刘健说。

  创新培养机制,推动高校与乡村同步发展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大学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创新作为,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是大学职责所在,也是大学推动自身内涵式发展的大好时机。

  “高校的人才智力、学科、技术、理论研究等优势,最终要通过社会这个桥梁,走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河北农业大学科教兴农中心副主任赵国先认为,“进入新时代,学校发展要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以农业学科为特色,多学科相互支撑,积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对地方大学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诉求,地方大学也应在对三农深入细致的调研基础上,对学科设置、师资配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配套性改革。“高校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推动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流程再造、打造学科专业集群,改革专业设置供给,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建军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叶冬梅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