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鏉忔灄闀  龙扬镇

成都市成华区“东郊记忆”:老厂房“涅槃”城市文创新地标

2021-07-01 10:18  发布:中乡网  责任编辑:晓东

坐标

成都市成华区“东郊记忆

充满历史感的老式火车厢里,游客喝着咖啡打卡拍照;新铺的霓虹交互钢琴步道上,行人踩着“琴键”前行……这个端午小长假,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的“东郊记忆”游人如织。

沙河之畔,有一片被老成都人习惯称之为“东郊”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这里规划建设起了一片以电子、机械、仪表等为主的大型工业区,进而让成都很快成为全国三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为地方工业发展翻开新篇章。

这其中,当年编号773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尤其值得一提——如今的“东郊记忆”就建在该厂旧址上。

红光电子管厂于1958年建成投产,其后很快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第一支投影显像管以及第一支彩色显像管。它见证了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去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更是突破了万亿元大关。

“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取得如今的成绩,是在精密顶层设计之下久久为功的结果。”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感慨,“东郊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演进,进入21世纪,东郊这块老工业区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伴随着工厂的改制与迁移,原先的一座座厂房、一根根烟囱陆续被推倒或拆走。为保存城市工业文脉,“东郊记忆”应运而生——从2009年开始,成华区有关方面利用红光电子管厂旧址,在保留部分特色鲜明的厂区基础上,结合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精心打造,最终形成了如今的“东郊记忆”。

“东郊记忆”里,原来的工厂大车间被改造为影院、剧场,当年的巨大氢气罐“变身”为国内一流的视听空间,原先的烟囱、传送带、锅炉、管廊架等巨大构筑物围合而成的独特区域,如今更是成为独具特色的音乐产业孵化平台。

这一“脱胎换骨”的过程中,成华区引入文创市场主体,实施功能再造和内容植入,挖掘品牌、文化和经济价值,同时在后期开发效益方面探索利益协调机制,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企业主动实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聚焦这里,“东郊记忆”也从最初单纯的音乐公园进一步“升级”为集音乐、美术、戏剧、时尚设计、摄影等各类文化艺术创意形态为一体的多元文化园区。

据统计,近年来,“东郊记忆”每年入园游客达500万人次,已成为向世界展示天府文化的又一新窗口。在成华区相关负责人看来,留住工业文脉不仅是为了情怀,“更是为了传承奋斗、创新的精神”。(李睿 刘钰汶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雷倢 范芮菱)

来源:四川日报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