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彭州市敖平镇兴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维 摄 新建 将采取整市整县整灌区建设方式,打一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攻坚战”。杜绝项目资金撒“胡椒面”,实现项目建成区集中连片。到2025年,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1230万亩 改造 印发《四川省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十条措施》,提出对已建高标准农田实施提档升级。2023—2030年,全省年均改造提升200万亩左右,累计改造提升1600万亩 “休息半小时就开工。”2月1日中午,刚刚吃罢午饭,杨骏就对施工人员大声说道。按照合同约定,杨骏所负责的成都彭州市敖平镇兴平村高标准农田项目,要在3月底前实现“渠通水、路通车、田更平”。 去年10月中旬,四川全面启动冬春高标准农田建设“百日会战”,并同步下达450万亩的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487.16万亩,超额完成任务。 今年,四川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起手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何建 利当下管长远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这是利当下管长远的基础性工程。”省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和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必由之路。 去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是“警告”,“涝能排、旱能灌、宜机作业”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去年,在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下,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种粮大户王元威的水稻平均亩产仍达到700公斤,基本与往年持平。灾年不减产,正是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涝能排、旱能灌、宜机作业”。 省委省政府印发《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中,守牢建好“天府良田”被列为十大重点任务之首。 “谷无地不生。没有‘天府良田’就没有‘天府粮仓’。”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多年实践证明:高标准农田的土地单位面积产出远远高于靠天吃饭的“望天田”。从各地的实践数据看,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每亩地年产粮量一般提高10%左右。 与此同时,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四川还需要继续“多种粮、多产粮”,要立足省情,向丘陵、山地、高原挖掘产粮潜能。 相关市州已有探索。遂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眼下正在推进的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面积18.7万亩,预计4月底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农田灌溉保证率达75%以上,农业机械化率提高10%以上,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00公斤/亩以上,“土地产出能力将明显提升。” 怎么建 新建项目不撒“胡椒面”已建工程提质增效 此前,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将基本建成高标准农田,农业“靠天吃饭”问题基本解决。目前,全省距离全面建成仍有2000多万亩的差距。四川将如何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透露,将采取整市整县整灌区建设方式,打一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攻坚战”。这样做的好处,能够有效杜绝项目资金撒“胡椒面”,实现项目建成区集中连片,效果更加凸显。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达州市渠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夏冬介绍,2月2日,渠县召开 2023年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明确采取整村推进的办法,用3年时间建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占全县永久基本农田的90%。 同时,扩面与提质协同推进。今年1月,农业农村厅印发《四川省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十条措施》,提出对已建高标准农田实施提档升级。今后8年内,全省年均改造提升200万亩左右,累计改造提升1600万亩。 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已历时10余年。由于时间久远、建设标准低、自然灾害损毁,部分已建工程在实际使用中不同程度出现抵御旱洪能力弱、无法适应宜机化作业、工程老化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地区已建高标准农田效益的发挥。 为确保新建和提质任务落到实处,四川逗硬了考核“指挥棒”:将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乡村振兴考核等。 “这些都是针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的考核,能够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省委农办有关负责人说,考核将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新建与提质行动带来更为具体的抓手。 新建和提质的资金从哪里来?财政投入被重点提及。今后四川将统筹土地出让收入优先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建后管护专项资金。在中央补助标准的基础上,省级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稳定平坝区域补助标准,提高丘陵山地高原补助标准。市县财政统筹整合相关涉农资金,确保高标准农田达到建设标准,实现“吨粮田”。 怎么管 “良田粮用”,各地探索和省级立法同步推进 2月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拟激励省份名单公示》,四川列第四位。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四川想要长期上榜,做好建设之外,管护工作也必须被提上日程。 当前全省已建成超过5000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四川如何管好用好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 首先是创新模式。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省级层面已经明确,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探索高标准农田管护模式。特别是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化管护,提高农田管护水平。 与其他已建工程的管护思路不同,高标准农田的管护还多了一个课题:用途管理,特别是如何做到高标准农田“良田粮用”。 “我们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为了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良田如果不能拿来种粮,我们的目的就没有达到。”在达州市委农办有关负责人看来,管好高标准农田,重在厘清责任、守住红线。他表示,随着高标准农田与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合度越来越高,必须要整合部门力量,借助田长制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体系,强化高标准农田的用途管理。 除整合力量外,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也是重要一环。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赵翔表示,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想要让“良田粮用”,重中之重是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赵翔介绍,当地将在稳定农户种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通过稻渔综合种养、粮经复合种植等方式,提高种粮农户的收益。 地方的探索,正在有望上升为省级法规。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透露,四川正在加快推动高标准农田省级立法,“重点就是厘清管护责任、创新管护模式、给出用途管理方式,确保高标准农田不只有人建,还有人管,并且管得好。” 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