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林业向特色林业转变旅游发展带来新增长点 南云台林场实现特色产业变革 本报讯(记者刘安琪通讯员王三祥)当前,南云台林场孔雀沟风景区里的板栗已经成熟,大片的栗林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去游玩采摘。这是南云台林场发展特色林业的探索之一。如今的南云台林场,传统林业已经不再占主导,生态、高效、无公害的茶、林、果产业,开始占全场职工总收入的半壁江山。据统计,近三年来,南云台林场不断更新茶叶、果品品种,开发旅游,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仅茶叶一项,新开发茶田1200亩,改造生态茶田500亩,年产茶叶达8万公斤,创产值2400万元。 南云台林场有山林资源3万亩,人口5800余人。过去,林场人一直以“靠山吃山”为生活来源,甚至因开山采石导致原有的林场生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林场老职工王步田回忆,“过去我们只能从事林业管护工作,经济收入一直较少,生活水平也上不去。那时候,一年收入也就8000元左右。”为了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促进林场职工增收致富,发展现代林业,南云台林场自2011年开始探索新出路,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林场特色的发展道路。据南云台林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林场以现有林业资源为发展载体,积极推进云雾茶种植,同时发展多种林果产业,辅以旅游业,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如今的王步田已经承包了南云台林场的几亩云雾茶,不再只以林业管护为生。经过数年的辛勤劳作,王步田从山上的小石屋搬进了南云台林场开发的楼房里。“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茶园管理也简单,收入也不少,现在年收入已经超过了2万元。”他介绍。如今,南云台林场已经改造老茶田500余亩,新建孔雀湖茶场2000平方米,购置先进茶叶生产线一条,年加工鲜茶能力达400吨。云雾茶产量也从过去的年产1万公斤猛增到8万公斤。为扩大云雾茶的产销渠道,增加市场占有量,南云台林场又相继成立了茶叶研究所、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连云港市山南云雾茶种植发展有限公司,以“基地+农户+合作社”的一条龙产供销渠道,为云雾茶进入市场打下基础。据介绍,到今年底,南云台林场将新开发茶田950亩,使林场云雾茶总面积达2200亩,预计年产量由目前的8万公斤增加到15万公斤,把云雾茶真正做大做强,届时南云台林场将成为我市最大的云雾茶生产、销售基地。 云雾茶是主打产业,旅游发展却是新方向。近年来,随着市民旅游热情渐长,孔雀沟景区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南云台林场将其定位为游客避暑休闲的好去处,不仅开发好景区里的好景致,还在景区内种茶、桃、银杏、板栗等经济作物。“采茶可以在春、夏、秋季,桃成熟期在夏季,板栗、银杏在秋季,我们尽量满足春、夏、秋三季都有可供游客采摘玩乐的品种,同时,这些林果还可以为林场职工增收致富。”南云台林场山东分场场长张景东介绍。目前,这些经济林果面积已达1000余亩,年产干果500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