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 (记者 常舒艺)9月15日,今年影响深圳最强的台风“海鸥”过境,深圳商报官方微博及微信平台分别对这次台风进行了实时播报,并与深圳市气象局共同对气象知识向广大市民网友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科普。应对这次台风,深圳市气象局早就进行了周密部署,以报网联动、生动有趣的方式对台风预警信息进行了宣传普及。 从9月14日开始,本报官方微博即发布了台风预警通知,并持续更新天气变化状态,直到15日台风过境。期间,“@深圳公安”微博还转发了本报官微内容进行互动,引发了更多网友对深圳气象信息的关注。9月16日至19日,深圳22度社区微信特别推出了“辨识气象预警信号拿福利”在线游戏,通过趣味十足、参与度高且实际效果明显的互动方式,让广大网友粉丝更清楚地了解了气象有关知识。采访中,网友“@mis吐司”表示,“暴雨、台风、寒冷等天气,看似都明白,真正把各自代表的符号摆在你面前,却又往往分不清。”网友“@水边的河马”则坦言,“花几分钟时间玩一个小游戏,答错了重新再来,等找到了正确答案,一辈子都不会再忘记,说不准什么时候会用得上呢。”同时,深圳商报官方微信上也公布了许多气象小“贴士”,包括获取天气及预警信息的渠道、相关求助或信息查询办法等实用信息,短短3天时间,微信阅读量达到15000多人次。 据了解,继2013年“深圳台风网”正式上线后,市气象局于今年6月11日正式推出“台风”智能手机客户端,利用该客户端发布最及时的台风信息。该客户端以数据权威、信息量大、更新频率高为特色,是我国首个官方专业、权威的台风智能手机客户端。《深圳市气象公共服务指引》也于今年8月正式发布,共推出气象公共服务产品72项,以方便市民进一步了解气象服务发布渠道,更快捷地获取气象信息。 在多种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中,目前最受市民热捧的是市气象局自主研发的手机客户端“深圳天气”和“我的都市天气”,它可以实时显示用户所在位置的天气实况、雨晴预测和防御指引,特别是未来3小时的降水预测已经达到了国内同行的先进水平。 市气象局表示,此次推进新媒体全平台传播,可以加大气象灾害防御信息的普及和深入,包括高级预警信号、停课信息等都能及时主动推送给用户,从而把气象灾害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