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安徽讯:位于蚌埠市怀远县西南的万福镇刘楼村,下辖计杨、刘楼两个自然村,居民360户,人口1768人,土地4000余亩,是市、县第一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近年来,该村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这条主线,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以党建为引领,以做好村镇规划建设为龙头,以思想教育、乡规民约、法规约束的有机结合为途径,积极发挥民主协商作用,把自治德治法治充分融合,围绕打造蚌埠市西南第一村的目标,因地制宜、扎实有序抓好美好乡村建设的各项内容,创新思路、结合实际开展开展新时期乡村治理的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产业强村、旅游兴村、项目带村、文化活村的新路子,目前该村是蚌埠地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乡村之一。该村的具体做法是:
一、党建引领促发展
刘楼村党支部一班人认识到党建引领必须强化政治引领,政治引领是方向引领、根本引领。村党支部是联系党和群众的纽带,担负着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使基层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刘楼村在扎实开展乡村治理工作中,首先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支部和党小组等党的基层组织,抓党建促发展,想方设法完成党建标准化支部建设工作。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每年都开展六次党日活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担当尽责,马上就办”等主题活动,千方百计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想方设法创新服务模式、主动服务群众,优化申请审批流程,深化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该村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坚持每周集中学习一次上级规定的学习内容,尤其是重点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该村党支部还十分注重运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学习教育,让党员听进去、看明白、实在学。每年4次组织开展 “铭记党史强党性,担当尽责保安全”等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的组织生活质量。其次是在为民服务中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通过每名党员干部佩戴党徽,亮出自己党员身份和岗位职责,增强工作中党员带头的模范意识。该村全体党员群策群力,制定了养猪、养羊等到户扶贫产业措施,建立了健康扶贫台账,先后共投入资金30多万元,成立村级医疗互助基金会,先后帮助16户重病户解决医疗支出20多万元。几年来共为28名贫困大学生申请“雨露计划”助学基金。
二、“三治”共抓促和谐
刘楼村党支部把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共抓同管,促进了全村和谐发展。首先是以自治“共治共享”建家园。该村通过干部群众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自身素质,使全村900多名经常参加环境整治的群众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评选来推动,形成村民自己动手、勤劳整洁的社会风气,对每月评选出的20户“卫生光荣户”,通过村广播不间断进行表扬,并发放光荣奖牌,形成了“人人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其次是以德治“春风化雨”淳民风。该村围绕“以德润心、以文化人”的发展愿景,每月组织干部群众在村文化大舞台互动演出一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开展思想道德领域系列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通过开展每年一次的“新乡贤”“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来弘扬家庭美德,发挥广大妇女的特殊作用,用10名“新乡贤”20名“好媳妇好婆婆”的先进典型,引导激励广大妇女带头树文明倡新风,以家庭和谐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再次是以法治“定分止争”,积极推进法治建设。该村通过党员干部宣传发动,深入群众谈心拉家常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引导村民共同参与讨论、修订和遵守《村规民约》。村党支部要求村民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言行举止。村规民约还明确规定,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参与迷信活动、不得涉嫌违法犯罪、发现有违规现象要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动员广大群众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几年来,该村减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220多次,减少婚丧嫁娶招待支出1000多万元。目前,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法治氛围已经在刘楼村形成。
三、民主协商促生产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适应新形势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客观需要。几年来,刘楼村积极适应产业转型、社会转型带来的新问题新变化,加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尤其以统筹理念和精准思维深化协商民主,积极探索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促进群众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民事民议民决,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刘楼村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积极搭建民主平台,以机制作保障,通过沟通聚合力,真正让协商民主的路径通过有效沟通,实现平等、多元、互动地协商议事,从而促进生产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该村立足于让全村各类群体能够“坐下来”,分门别类搭建议事平台,让不同层面、不同群体都参与到协商中来,规范议事、有序协商。该村按照组织部门的要求,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凡是村重大事务以及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项,在决策实施前必须按照村党支部会议提议、“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的程序进行集体研究,决议结果和实施结果向群众公开。“民事重民议,民决合民意”基层协商民主的本质是民事民议民决,即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商量着办。刘楼村重点围绕议什么、怎么议、如何决策进行规范,让群众参与到协商事务的讨论、决策、实施的各个环节,实现由“张嘴发牢骚”到“理性求共识”,由冷眼旁观者到积极参与者的转变。围绕“议什么”,实行“五议五不议”。“五议”包括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共设施建设,拆迁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群众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重点工作部署在春的落实;村党群专项经费、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的安排使用;各类协商主体提出协商需求的其他事项。“五不议”包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的事项;上级党委政府有明确要求的事项;常规例行工作已有明确规范的事项;有失公平公正及明显带有歧视性的事项;属于个体矛盾、两方纠纷的事项。围绕“怎么议”,规范“六步议事”“协商七条”。明确“收集问题、拟定议题、议前调研、多方商议、公开协商结果、监督执行”协商议事基本环节,坚持“一事一议、明确立场、机会均等、不超时、不打断、不跑题、不攻击”,既让各种观点相互碰撞、相互说服,又引导各方相互让步、相互妥协,找到利益最大公约数。围绕“如何决策”,实行“四步走”。按照依法依规、公开表决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充分协商酝酿的基础上,分四步实施“民决”,即总结归纳形成表决事项;发放《议事表决票》进行表决;现场公布表决结果;对达成一致的事项通过会议决议等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约束性成果。多数人同意后不忽视少数人,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力争达成最大限度的共识,增进决议落实合力,减少实施阻力。为了优化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刘楼村坚持农户和公司双赢的原则,先后4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土地流转事宜。通过发动党员和村干部登门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和征求群众意见,最终在全村群众一致支持的情况把土地流转出去。该村经协调安徽地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型企业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对整村4000余亩土地全部实行流转,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改变过去“一麦一稻”低产值的种植习惯,一部分种植小麦和水稻良种,一部分用于良种苗木的生产和培育,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整合农户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将原有的经济效益低的树木全部进行更换,种植经果林和瓜菜,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组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组团发展,能够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刘楼村“两委”先后三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组建合作社事宜。在全体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实行党员和村干部包片征求群众意见的方法,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全面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群众对组建合作社的看法。随后,村干部和党员组团深入不支持组建合作社农户家里,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达到了全村群众支持组建合作社的目的。村“两委”乘势而上,于 2015年 及时组建了德侠农机合作社和云林农机专业合作社。该村党支部紧紧依托专业合作社,不断提升村级绿化质量。通过返聘280多名不能外出务工的群众到合作社进行植保、田间管理,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现在群众家前院后普遍栽植山楂、枇杷、杏树等经济苗木,在公路边、沟渠旁栽植栀子花绿篱。目前刘楼中心村群众园地栽植覆盖率达40%,村内主次干道边栀子花绿篱全面覆盖。全村在沟、路、渠边的绿化栽植工作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中的各路段林网绿化工程全部竣工,绿化率已达到95%。
党建引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治”共抓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民主协商调动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刘楼村创新思路加强社会管理,促进了全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先后获得2003年怀远县先进党组织、2005年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先进单位、2005年蚌埠市民主法治示范村、2006年怀远县先进党组织、2007、2011、2013年度怀远县“五个好”村党组织、2012年度蚌埠市“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2015年怀远县无邪教创建示范村、2016年怀远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蚌埠最美乡村、2018年怀远县脱贫攻坚先进村等先进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