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安徽讯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省庐江县郭河镇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积极创新举措,通过线上线下搭台、镇内镇外协调、村头巷尾服务等方式,引导因疫情影响滞留在家乡的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线上线下搭台,拓宽就业渠道。该镇积极搜集县内企业用工信息,挖掘家乡就业潜力,创造就业空间,拓宽就业渠道。通过互联网、QQ、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在线上搭台,推送40多家招工企业岗位信息600余条,引导因疫情影响滞留在家的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3月初,发动镇包村干部、13个村(社区)干部和部分扶贫帮扶联系人,入户走访,征求返乡人员意见建议,了解就业需求。通过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项目、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渠道,增加用工岗位100余个,开发公益性岗位30多个。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俊业制衣公司等企业扶贫车间,吸纳30多个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元小中心村是该镇2019年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点,因疫情施工单位部分工人在外地未能返岗,村(两委)干部及时协调7名滞留返乡农民工参与工程建设。瓦工师傅田睿就是其中一员,“以前外出打工就是想多挣点钱,能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眼下不能外出务工,也就没有收入了。村干部主动上门,为我解了燃眉之急,现在在家门口干活,待遇也不错,方便照顾家庭,我很开心。”田睿说。 镇内镇外协调,拉近就业距离。组织4个专班,深入辖区31家企业和县内部分重点企业,加强沟通协调,全面捕捉企业用工信息,共收集企业需求工种、人数、复工时间、工资待遇等信息270余条,通过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短信等平台,在辖区多方位发布,引导滞留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就近就业。2月27日和28日,组织13个村(社区)共162名返乡有意向就近就业的村民,带着简历和就业意向,分两批次集中乘车前往庐江县高新区企业应聘求职,20多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同时,利用2019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工程、“新建庐江县榆墩自来水厂”等民生工程项目,帮助12个滞留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上班,拉近了就业距离。 村头巷尾服务,帮助创业就业。制定返乡创业优惠相关政策,组织镇、村(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力量,深入村头巷尾,开展宣传,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摸排调查外出创业人员流向分布、从事行业、投资意向、联系方式等信息1000余条,建立创业人才档案100余份,收集对发展家乡经济设想30多条,促动在外流动人员返乡创业,帮助申请小额信贷,解决创业资金需求。目前在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服装代加工、餐饮服务、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已有创业意向16人。同时,该镇马塘村在疫情期间,开展贫困户就业暖心行动,通过介绍就业、设置公益性岗位、临时用工等方式,帮助滞留在家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马塘村是省定贫困村,因疫情影响,一些贫困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村干部积极与马塘香菇产业园联系,安排12个贫困户进园就业。“疫情防控期间,村里设置道路卡点为贫困户安排公益性岗位10个。现在进入复产复工阶段,村里人居环境整治需要人手,我们又为贫困户优先安排了6个岗位,减少了疫情对贫困户收入的影响,防止了返贫现象发生”村书记吴保才充满信心。(特约通讯员: 潘中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