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陕西讯 “刚刚的大风把北区绿化带里的好几颗树吹倒了,在家的年轻党员请拿上工具到北区3号楼前集合,参加义务劳动”,6月14日下午,新民社区党员微信群里,支部副书记廉清俊向党员们发出了通知。不到十分钟,就有16名党员、5名群众拿着铁锹赶来。在廉书记的统一指挥下,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工作,大家共同扶正树木6棵,重新栽植刮倒树木2棵,清理垃圾3车并全线查看了北区的排污管道,排除了险情。
杏林镇新民社区是华州区最大的移民搬迁社区,安置了来自华州区十个镇的1192户4230名移民搬迁群众,其中北区共有安置楼31栋,住户740户。目前,在华州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关怀和鼎力支持下,新民社区北区的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民政、劳务、妇联、工会、卫健等工作有序开展,社区建设进入了新局面。
走进新民社区北区,住宅楼鳞次栉比,健身器材种类齐全、高标准篮球场、整洁的电动车棚、优美的园林景观、宽阔的楼间距都让人心情舒畅。杏林镇党委书记乔建介绍,为实现群众“入住新型社区,享受城市生活”的梦想,杏林镇坚持实行四个“一步到位”统筹社区发展,即:搬迁入住一步到位、基础设施一步到位、民生服务一步到位、就业保障一步到位。目前,北区的道路、绿化、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收运处理、公厕等建设项目已完成,爱心超市、卫生室、警务室已投入运转,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不断提升。
“我老家是金堆的,以前进城坐大巴车要走两个小时,全是山路,现在门口就有公交车,5分钟就进城了。”47岁的孙会侠快人快语,“家里房是三室两厅的,住着舒服又宽敞”。
“现在家里宽敞干净,和以前的老屋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过上城里人的日子,非常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说到移民搬迁,71岁的张大爷直言自己是最直接的受益人。
良好的居住条件是显而易见的变化。但不止于此,随着社区的飞速发展,群众的生活也在加速蜕变。
武文红,莲花寺镇庄头村人,是一名退役军人,复员后因意外腿受伤残疾,长年在家务农,家里经济很不景气。“去年我儿子参军了,今年四月份妻子在县城的蛋糕房找到了工作,我又当上了社区干部,家里不光经济好起来了,连气氛都变了”。搬入北区后,武文红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赢得了群众赞誉,在社区党支部选举中被推选为支委,对这个新身份,家里人都感到非常自豪,全力支持他好好干。
“将军”一声轻喝结束了楚河汉界上的“厮杀”,“姜还是老的辣”、“军军还要多学习”……正在重新摆棋的李大爷笑呵呵地说,“这娃儿好学,再过一年我就教不了啥咯”。自从搬到社区,爱好下象棋的李大爷就收了个小徒弟,两人雷打不动天天下午“教学”,成了社区里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每到傍晚时分,社区广场上热闹非凡,跳舞的、锻炼的、下棋的、聊天的、打篮球的……人们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群众享受城市生活只是社区建设的一部分,多措并举稳就业、促进务工稳增收,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真正富裕奔小康才是移民搬迁的根本。
迦德诚鞋业有限公司是今年杏林镇招商引资、壮大地方经济的重磅举措,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业务是皮鞋生产和代加工。正式投产在即,厂区内一片繁忙。该公司负责人李转魁表示,岗前培训和用工考察已经,近期就要正式投产,届时可提供100个就业岗位。
家住杏林镇朝阳社区的邱道菊,丈夫因常年患病导致家中贫困,为了生活她一直在外打工,受疫情影响邱道菊没能出去务工。正焦急时,社区公示栏贴出迦德诚鞋业的招聘信息,丘道菊就立即报了名,并成为第一批受训学员。
王燕萍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受疫情影响,年前拟聘任她的公司一再推迟报到时间,随后就石沉大海,滞留在家的王燕萍非常焦急。就在这时,社区通知招大学生公益专岗!并优先招收本社区的大学生。王燕萍立即就报名,通过选拔她被聘任了。两个月来,由于表现突出,王燕萍受到了社区领导和群众的好评,这个娇小的女生自己也非常开心,她讲到将会安心学习、努力工作,为家乡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杏林镇按照“安居+乐业”的思路,鼓励有条件的移民安置群众自谋职业,自行就业,自主创业,政府提供相应便利条件,同时在税务、贷款等方面给予充足优惠政策,激发创业积极性。
“镇党委政府将实施“雨露计划”,开展家政、电焊、理发、烹饪等技能培训,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还协调了5间门面房,计划免租两年并提供帮扶,帮助有想法、懂经营的搬迁群众自主创业一步到位,力争用两年时间把社区建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移民搬迁社区”,杏林镇镇长郑俊峰对社区发展非常自信。据他介绍,下一步将利用北区的空余土地进行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确保至少“一户一人”稳定就业,让搬迁群众增收有渠道、就业有岗位、生活有保障,共享幸福生活,共建和谐家园。(特约通讯员:韦鸿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