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塔保护修缮工程获重庆市文物保护优质工程
进行修缮
修缮后的文峰塔
▲文峰塔
古塔曾风雨飘摇
修缮前已历经沧桑 今年169岁的云安文峰古塔,修建于清咸丰年间,经大半年时间保护修缮,如今重获新生。匠人们修旧如旧,让古塔不仅恢复了往昔姿态,还将它残缺部分不留痕迹地悄悄补了回去。 昨日,记者从云阳县政府、云阳县文化旅游委获悉,这座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近日荣获2020年重庆市文物保护优质工程。 古塔是一座风水塔 云阳县位于重庆东北部,当地有美不胜收的三峡风景。该县列入《全国文物分布图》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刻造像等文物上百处,此次荣获2020年重庆市文物保护优质工程的云安文峰塔,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怎样的一座古塔呢?首先还得从它所处的位置说起。 据云阳县文管所相关记载,云安镇古名汤溪,该镇位于云阳新县城东北42公里的汤溪河下游谷地。作为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千年古镇,云安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公元前206年发现白兔井开始,这里就有凿井及卤制盐的历史。公元785年,唐朝在云安设云安盐监,云安因此得名。云安镇因盐而立,因盐而兴,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盐都”。 根据云阳县文管所相关记载,云安文峰塔坐东南朝西北,于清咸丰年间修建,属砖石结构,七级楼阁式,六角攒尖顶,塔身呈六边形,通高25米,为风水塔。据相关记载分析,古塔一般用于镇山、镇水、点缀河山等,也是一种佛教建筑,用于祈福、保境安民、逢凶化吉,这座古塔对研究渝东地区古塔建筑艺术形制以及民俗有较高价值。 古塔曾风雨飘摇 据了解,保护修缮施工前的云安文峰塔曾出现较为严重的损毁,多年来历经风雨,塔身上曾满是岁月痕迹,满目疮痍。例如,原塔内每层铺有楼板,并有楼梯可供攀登至最高层,但因年久失修楼梯早已全毁,塔顶和塔尖也有一定程度的损毁残破,古塔曾一度风雨飘摇。 而在当地人眼里,这座古塔承载着老云安人乃至云阳人的记忆,当地人也不忍看到它的残损和孤寂,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能改变它的现状。 2018年,《云阳县云安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此规划开工修缮的第一处文物就是文峰塔, 这也是云安古镇文物保护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阳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云安文峰塔的保护修缮,是严格根据文物修复的原则,对其进行全面修缮和保护的。其中,秉承采用原工艺、原材料的初衷,尽最大可能还原文峰塔的历史风貌。 云安文峰塔修缮施工经历大半年时间,从2019年1月启动至当年9月完工。在塔体修缮完工后,其周边小环境的整治也随之完成。 墙体修旧如旧 云阳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云安文峰塔修缮工作中,文物工作者和工匠们始终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尤其在保护周边历史环境方面,从施工进场起,就开始从施工点滴上严格把控,要求施工单位对弃土弃渣进行合理堆放,减少修缮过程对历史环境的破坏,尽最大限度保护周边历史环境。 在修缮用材用料方面,对木材进行观察和测量,严格按设计标准执行;为保证外墙墙皮能够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反复对墙皮用料进行比对观察;在塔体形制方面,为恢复塔尖原貌,经多方考察和论证,反复推敲,最终完成了对塔尖的修复。 “期间,设计方、监理方和建设方在施工现场召开多次会议共同商讨,解决修缮中存在的难题。研讨现场,相关专家学者对塔顶原有的修复方案提出质疑,并对恢复的工艺、形制、材料和结构等方面进行讨论,力求按原工艺、原形制、原材料和原结构进行复原。同时,大家对文峰塔外墙、内墙、地面和窗洞的修缮用料和方式提出要求,坚持做到修旧如旧。” “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把云安文峰塔恢复原貌,让它焕发新的生机,希望更多游人能认识它、欣赏它,让它再绽新风采。”云阳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说。(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李琅 李野 通讯员 徐志全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