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出通知,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这是当前疫情防控总体形势使然,也是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基础上,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的有力举措,值得赞扬。 然而,有些地区的人们出行仍有不便、阻碍重重。近日,北京人离京出差、出京旅游就没那么便利,比如到江苏出差,就会面临不少难处:去苏州,低风险地区仍要持有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去南京,就无须提供相关证明。这种同省不同策、一地一策的“土办法”,在其他地区也存在,不利于人员有序流动和生产生活稳步恢复,理应尽早加以纠正。 实事求是地讲,经过科学防控、全力抗击,北京地区出现的这一波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北京也越来越安全。自7月4日起,北京低风险地区人员出京,都不再要求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换言之,能出京的人肯定是安全的,足可放心。遗憾的是,有些地方偏偏对北京人格外“上心”,不证明不行、不检测不行,甚至不隔离都不行,与科学防疫相去甚远。 究其原因,一些地方在防疫问题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尤其是“保护狭隘主义”。为了本地的“零增长”,防着外地的“落地客”,设置各类过严、过繁的政策,让人寸步难行。其实,防疫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理所应当,加强防控也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为了防而防、为了控而控,就扭曲了防控的意义,只会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可以想见,防疫常态化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基本态势。既不必为零星出现的病例而过度惊慌,更不应对疫情发生地的人群似防狼一般对待。严防死守,真正需要防范的不是“北京人”“武汉人”或其他什么地区的人,恰恰是不合理的政策、不适宜的举措。 过去一段时间,各地在疫情防控中早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做法。特别是精准防控得力、科学防控有效,才是理应发挥的优势。比如,与其用“土政策”防范北京人,不如更好地借助大数据平台动态掌握人员出行轨迹,做到精准可防、便捷可查、摸排高效。这是当前需要真正有所为、能作为的地方,比简单粗暴地“贴标签”有价值。 防控不是一省一地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那些只顾本地利益的狭隘可以休矣,那些只管当地得失的调子可以作罢。当前,实事求是、严谨求实地做好防控工作,必须心中有大局、眼里有全局,只有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能以系统方法实现精准防控,给普通人以出行便利、给生产生活以发展空间。 其实,这给各地提出了一个治理新课题,就是如何平衡好疫情防控与生产生活。很显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二者确有主次之分,就像在疫情突发伊始,防控是摆在第一位的,而疫情逐渐平稳、防控常态化之后,生产生活显得更为迫切。这意味着,疫情防控与生产生活,不是一个方面凌驾于另一个方面之上,而是因时而动、随势而变,平衡二者关系就是检验各地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一张“答卷”。倘若“一刀切”或“全选C”,就算能得分也肯定不是满分;就算以牺牲他人利益而让自己得满分,也难以理直气壮。这不过都是自欺欺人罢了。 常备不懈、紧抓不放的弦要始终绷紧,防疫于未然;动态调整、科学精准的弦更要拨动,助力于发展。于无声处见防控、于有声处谋发展,这才是防疫常态该有的正确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