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掺假”事件及时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切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工作。只有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才能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只要我们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实干惠民,就一定能够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一定能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重任。 近日,媒体关于“陕西洛南县脱贫掺假”的报道引发社会关注。4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表示,23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在《经济半小时》栏目中,报道了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灵口镇两个村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对所报道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调查,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8年持续奋斗,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现了脱贫。来自方方面面的反馈及相关统计信息都表明,我国的脱贫攻坚成效是实打实、硬碰硬的,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回首过去,我们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值得自豪。面对现实,对脱贫攻坚过程中暴露出的个别问题,以及少数地方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果断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和有力的问责举措。 此次媒体曝光的“脱贫掺假”事件表明,个别地方基层部门欺上瞒下的做法,让当地的脱贫攻坚成果打了折扣。按照中央规定的脱贫工作要求,全面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是脱贫攻坚的底线。然而,在陕西洛南县灵口镇一些村庄,从五保户到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为了迎接上级检查,村干部急着让五保户们住进连水都没接通的集中安置点,在洛南县脱贫摘帽后,这些五保户的生活状况再也无人问津。 脱贫攻坚成果容不得半点掺假,精准帮扶政策必须得到有效落实。摆脱贫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决不能“掺假”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有关监管部门应持续整治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的程度不同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关注重点地区的民情民意反馈,确保扶贫工作始终务实、脱贫结果始终真实。 脱贫攻坚成果容不得半点掺假,社会扶贫体系要积极发挥“警戒哨”作用。过去几年里,我们举国同心,合力攻坚,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脱贫摘帽后,业已形成的社会扶贫体系还不能“解甲归田”,相关人员对脱贫不稳定户以及可能存在的脱贫不扎实户,应加强动态监测,提前“报警”并督促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不能等群众返贫或生活出现困难再去补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此次曝光的“脱贫掺假”事件及时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切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工作。只有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才能打牢新生活、新奋斗的基础,才能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做到了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当前,一些地方发展基础仍然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仍然不强,巩固成果防止返贫压力仍然不小,而且,此前忽视的一些问题、矛盾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可能暴露出来。只要我们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实干惠民,就一定能够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一定能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重任。(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