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长注意! 流感、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正高发
5岁娃一个月内连患3种传染病 “身边好多人发烧,学校一个年级,有60多人因发烧请假。” “儿子班上不断有发烧的孩子,每天的托管都取消了,到处消毒。” 近日,陆续有多名家长向新快报记者反映,最近发烧的患儿特别多,医院儿科急诊排起了长龙。 记者从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等儿科了解到,时值春夏之交,有发烧、咳嗽、咽痛等相似症状的流感、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陡然增多,有的医院,急诊就诊人数一天几乎都达220人次的上限。 患儿陡增,儿内科医生要到急诊增援 “惨,我娃感染了乙流,这已经是4月份他得的第三种传染病了!”4月30日,广州天河区的糖女士向记者报料说,5岁的娃正上大班,高烧不退,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流感A+B抗原检测”显示为乙流,在此之前,孩子还感染过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咳嗽、发烧、胃口差,孩子病中一个月,糖女士也被折腾得身心俱疲。 娃在广州海珠区读中班的梁女士也告诉记者说,4月中孩子发烧,体温一直在 38.3℃-39℃徘徊,食欲不振,喉咙还发现有红色点点。经医生检查发现也是患上了疱疹性咽峡炎。梁女士还告诉记者说:“娃班上陆续有小朋友因发烧、喉咙长疱疹、患乙流而请假。” “最近有相似症状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陡然增多,以发热、病毒感染患儿为主。值得注意的是,乙流患者有增加趋势。”5月5日,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医生倪晓良向记者表示。 有医生告诉记者,因发热、病毒感染患儿太多,有时候一天增至400人次接诊量,儿内科医生也不得不到急诊加班增加人手。 夏季来临,广州不少幼儿园也已向家长发出提醒:近期为水痘、手足口病等各类传染病高发期,请家长注意加强孩子的卫生习惯,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流感未走远,新的传染病又来“添乱” “这都四五月份了,怎么还有流感?”糖女士看着孩子乙流的检测报告,有点不敢相信。事实上,4月27日中国流感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持续下降,北方省份仍然维持在高水平。专家介绍说,冬季流行的是甲流,目前“作妖”的是它的好兄弟乙流。 国家卫健委4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3月(2019年3月1日0时至3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879800例,死亡1859人。其中,丙类传染病中10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554435例,死亡32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5%。 除了流感,近期患其它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儿童增多,其中尤以疱疹性咽峡炎多见,手足口病患者也有上升,以3岁-5岁幼儿多见。“这些疾病,传染性都很强,班上抵抗力差一点的孩子一个接着一个被放倒。”有家长反映说。 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有传染性需隔离 儿科医生告诉记者说,近期小儿传染病中,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较常见,接诊中10个患者里3个是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也慢慢进入发病高峰期。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感冒的一种特殊表现,夏秋季节多见,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有小流行,婴幼儿多一些,与手足口病一样,因为其有传染性,一般会对患儿采取隔离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近95%是病毒引起的,起病急,孩子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要迅速送往医院。因疱疹性咽峡炎会引起高温惊厥,所以要及早发现、对症下药,患儿才能较快康复。 医生提醒家长,除了按医嘱服药外,家长应给孩子多饮水,有利于降温;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果汁。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 提醒 少带娃去公共场所 有症状速就医 儿科医生表示,无论是流感、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在预防上,儿童应远离感染源,勤洗手,勤消毒,室内多通风,少去公共场合,切断感染途径。因为疱疹性咽峡炎会引起高温抽搐,而手足口病起病急,严重的会引起孩子脑干损伤,延误治疗甚至会导致孩子死亡,因此,一旦有相关症状,一定要迅速带孩子就医。 知多D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溃疡,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2.治流感“达菲”有效 孩子得了流感,目前而言,奥司他韦有效,进口的叫“达菲”,国产的叫“可威”。孩子发病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效果最好,如果错过最佳时期,在5天内服用也有一定效果。用法用量一定要遵医嘱。不要乱吃其它药,更不要用抗生素,流感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没用。 中医推荐 预防和治疗手足口,可用三豆饮 想要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专家建议给孩子煲三豆饮——黄豆、黑豆、绿豆,既可以有效缓解咽痛症状,还可以缩短发热的时间。 三豆饮的做法很简单,取黄豆、黑豆、绿豆各 15g,加水煮半小时,去渣喝水。如果连豆也吃掉会增加肠胃负担,所以三豆饮也不能打成豆浆。 从中医来说,三豆饮具有养中清热的作用。小朋友脾常不足,肝常有余,黄豆、黑豆可以养中气,养津液,并养肝木平疏泄,而绿豆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果小朋友舌苔厚、口气臭,大便不通,还可以加入淡豆豉10克,或白萝卜50克一起煮水,可以消食导滞。如果想调整一些口味,可以放少许瘦肉和少量盐。
家长要注意,如果还要加其它中药、调整处方,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责编: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