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30日电(刘映 肖寒)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医药如何实现更好的传承创新发展、造福世界更多人民? 近日,云南创立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山三七产业协会会长曾立品接受了新华网专访,他表示,弘扬和发展民族医药,需要逐步形成完善的民族医药体系,明确民族医药的内在价值;惠及世界更多人民,除借力科技创新、建立标准化体系、促进中医药进入各国卫生医疗保健体系外,推动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形成系统的产业链也至关重要。在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的同时,更需注重如何将中医药做大做强,他建议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医药企业“抱团出击”,进行创新融合发展,不断将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发扬至世界。
民族医药内在价值及体系有待明确和完善 新华网:去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保护和传承民族医药为基础,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医药协调发展。在你看来,民族医药要想取得新的进展,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突破? 曾立品:云南作为民族医药大省,有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如傣药、彝药、苗药等,这些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我国传统医药发展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现在民族医药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标准体系,还无法对民族医药进行系统的界定。比如彝族医是怎么治病的,治病并不是靠一个简单的药,它还包括怎么去诊断、怎么去用药等,需要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因此,对于民族医药发展而言,首先需要将其尽量标准化和规范化;其次,对于那些已经运用了上千年,确实有临床价值和临床应用的药品,应继续弘扬和发展,逐步形成完善的民族医药体系,明确民族医药的内在价值。 整合三七全产业链,能真正发挥出云南三七产业的优势 新华网:从推出大家熟知的排毒养颜胶囊到涉足“云三七”产业,在你20余年的创业征程中一直致力于振兴民族医药事业,推动云南医药产业的发展,先后获得了云南省政府等部门和机构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你认为科学技术对民族医药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未来如何借力科技创新完善民族医药体系? 曾立品:科学技术只是解决了我们对一个药品药用成分的认知,但并不能说明我们怎么样去临床应用它,因为你的认知只是判断它可能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可能是一个你的行动指南,但是不代表可以在每一个个体的病患身上使用,如何应用或者说怎么联合应用还是单独应用,就需要实践。科学技术有助于帮助我们对这种认知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提升,但在临床应用上,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提高民族医药的内在品质和应用方式上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至于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在临床上不断地进行测试和总结,形成完善的民族医药体系,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新华网:三七作为云南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一直深受关注。目前“云三七”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你提出“做好三七”口号,并致力于整合三七产业的初衷是什么? 曾立品:三七是云南当地的道地药材,我国95%以上的三七均产自于云南省。从目前的统计来看,在中国最常用的300余种中药材中,三七的销售量始终保持在前十,远远超过人参和西洋参。从这些角度来说,选择发展“三七产业”是云南民族医药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将这样一个原本具有“小、散、弱、乱、差”等问题的竞争格局,通过资本的方式整合成一条全产业链,真正发挥出云南三七产业的优势。 “做好三七”是我们对三七品质升级提出的口号,三七原生药材的品质很重要,大家吃三七粉,是二十头的好,还是无数头的好?我想很多人并不知道。三七原生药材按传统的分级办法,分级不同,价格差距也是天壤之别,在这个情况下,究竟什么是好的三七粉?国家有个标准荮苷含量不能低于5%,但用无数头去打也能达到5%。所以如何做一个良心企业和注重品质的企业,是摆在云三七面前的一个问题。 现在“云三七”已成为三七产业中的领先品牌,未来我们要在品牌建设的同时进行品质升级,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消费者能够放心长期服用云三七,不断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扩大产品的普及程度。我们给“云三七”提出了“四标”、“三不同”、“中心—基地”的发展要求,其中“四标”是指文山地理标识、驰名商标、云三七标识和农残重金属控制CS认证;“三不同”是指三七粉的荮苷含量高,农残低、重金属少;“中心—基地”是指我们有国家三七工程中心和自己的传统基地、林下基地和反生种植基地,通过多种基地的建设共同推动三七产业的发展。 中医药“走出去”,还需在国外形成较大的规模和体系 新华网:随着苗药、藏药、彝药等民族医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人对民族医药开始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放眼海外,民族医药在国际化道路上仍较大的局限,在您看来,未来要如何推动民族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曾立品:近年来,中医药在海外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想要真正实现“走出去”,关键是要将中医药产业在国外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医疗卫生管理规定,我们应遵循当地的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促进中医药进入各国卫生医疗保健体系; 其次,中医药在海外地区已有较大规模的使用,由此可见,将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形成系统的产业链也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在中医药“走出去”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例如,今年3月,三七总皂苷正式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GRAS认证,8月28日三七原料正式上线美国植物药目录(HerbMedPro)等。
另外,将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形成系统的产业链也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在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如何将中医药做大做强,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也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医药企业“抱团出击”,鼓励他们进行创新融合发展,不断将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发扬至世界。 责编: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