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孙红丽)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印发《关于印发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并制定《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要求提前做好猴痘医疗应对工作准备,提高临床早期识别和规范诊疗能力。 通知强调,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做好猴痘诊疗相关培训,切实提高“四早”能力,一旦发现猴痘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及时按照有关要求报告,并全力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该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来,一些非流行国家也报道了猴痘病例,并存在社区传播。 根据《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另外,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指出,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西非分支病死率约3%,刚果盆地分支病死率约10%。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