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安徽讯)“衣食住行,伴随着文明的发展,一直是我们生存和繁衍的首要问题;食物,更是重中之重,是我们的生存之本, 也是我们几千年来最重视和纠结的问题"。 “我们是九华良品,是健康食材的提供者"。走进池州市长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这些带着产品理念和核心宗旨的广告用语就映入我们的眼帘。 依山傍水产良品:长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20日,注册资金1500万元,基地位于风光旖旎的秋浦河畔贵池区梅村镇,以养殖业和有机大米生产为主。主要经营农作物种植、销售,水果种植、采摘、销售,农产品初加工,水产养殖,垂钓服务,旅游资源开发等,目前有6个土鸡养殖基地,分别位于池州市必胜村、黄田村、梅村、梅街村,散落在森林覆盖率80%以上的高山氧气富集区,面积总计约2500亩,年散养10万多只土鸡。 创新模式促脱贫:一是公司从26户贫困户手中流转土地近百亩,公司通过“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劳动力分成+贫困户投资分红”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其中包含贫困户自建自营模式,以及由贫困户自筹资金,按照公司的标准,与公司合作种养殖模式;二是贫困户合股模式,创新“一自三合”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多个贫困户通过政府精准扶贫资金、贫困户免息扶贫贷款资金合股,通过合伙种养殖收入或收取承包费用获得租金收入;三是贫困户承包模式,贫困户承包某一块土地或者养殖基地,与公司合作进行种植或养殖,获得一定的收益,达到稳定脱贫的目的;四是公司聘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基地从事务工或电子商务运行中就业,变为“工薪”一族,直接获得劳动收入,带动贫困户增收。以前,普通老百姓总觉得电子商务离自己的生产生活很遥远远。但现在“互联网+”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几乎可以与任何产业相结合,衍生出无数新的产业和服务模式。农业种养业,尽管相对传统,但也必然要迎合和适应这股“潮流”,网上农业早已成为热潮且日趋成熟。公司旗下注册商标品牌“九华良品”通过淘宝、天猫、京东、一号店等知名电商平台,2017年销售额达500多万,2018年预计达1200余万元,占全区农特产品网上交易额的四分之一。线下通过往江浙沪一带发货供应超市,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除26户贫困户土地流转收益外,仅半年,已经带动17户贫困户增收,平均每个贫困户年增收8000余元。(特约通讯员:郑国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