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昂扬的曲线:165元、219元……29876元,1978年以来,浙江农民收入不断走高,已经连续35年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这是不断刷新的奇迹:全省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1200万减至1999年的60万,再到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今年,浙江省将消除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 10月12日,在景宁举办的国家扶贫日浙江主场活动上,浙江首次发布精准扶贫报告和十大案例。 浙江是全国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也率先实现了从解决农村整体性贫困到绝对贫困、再到缓解相对贫困的迭代跃迁,成为全国人群贫困解决最好、区域发展差距最小、全面小康实现度最高的省份之一,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扶贫之路。 浙江的扶贫体系怎样建立,又是怎样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记者带你解码这份“浙江经验”。
安吉县向贵州、湖南、四川三省五县捐赠2200万株白茶苗,助力当地农户脱贫致富。 图片由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对象怎么找 逐渐缩小的扶贫“包围圈” “七山二水一分田”,是浙江的省情。由于人多地少、山多田少,浙江一直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扶贫任务。早在1978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1200多万,农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0多年来,浙江人用智慧和勇气,在扶贫脱贫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在不同阶段重构创新扶贫“打法”,从解决整体性贫困,到解决区域性贫困,再到聚焦每一个低收入农户,解决贫困的“成绩单”不断拉高。 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浙江沿海和平原市县经济较快增长,农村贫困面不断缩小,但地理位置偏、资源禀赋少、交通条件差的浙西南山区(8个贫困县、334个贫困乡镇)发展相对缓慢。 为了补上这块短板,浙江的扶贫思路开始转变,不再单从面上进行体制改革,而是转向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1997年,浙江以8个贫困山区县为重点区域,以区域内全体农民为对象,着力消除县域绝对贫困,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贫困县的省份;2002年,通过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浙江101个贫困乡镇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500元,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贫困乡镇的省份。 2002年,浙江以农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61个乡镇为重点,启动“山海协作”工程,安排专项扶贫项目资金10.5亿元、实施项目6500个,深入推进浙东沿海和浙西山区结对帮扶。 山区县在发达县市热门区块有了产业园。2018年,在全省首个跨县域“飞地”抱团项目——平湖青田山海协作“飞地”产业园项目中,青田15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带着300亩土地指标和1.95亿元首期项目建设资金,在平湖最热门的区块、国家级平台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德国产业园建设“飞地”产业园,每年为青田156个村增收150万元。 到2007年底,“山海协作”让361个乡镇农民收入达到了4500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80%以上乡镇农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浙江区域性绝对贫困得到基本解决。 消除贫困县和乡镇后,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生存问题基本解决。浙江扶贫的下一块“硬骨头”在哪里? 低收入农户的“发展贫困”“能力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一些能力较弱、积累较少的低收入农户成为增收难度最大的群体,与其他人群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全面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为破解这一难题,浙江把扶贫对象下沉到户,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系统开展产业开发帮扶、培训就业帮扶、下山搬迁帮扶、基础设施帮扶、社会救助覆盖、区域协作促进、金融服务支持、社会援助关爱“八大行动”。 从此,浙江的扶贫对象进一步聚焦到人的全面发展上。从关注每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到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潜力,再到力争让每一个人成为发展成果的共享者,每一个阶段不断调整扶贫的目标和体系,贫困“包围圈”一步步缩小。
缙云烧饼产业富民。 标准怎么定 不断拉高的扶贫“底线” 解决相对贫困,关键在于长效机制的建立。浙江正加快建立健全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精准识别相对贫困人口是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基础。浙江把区域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民生水平等作为重要参数,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适时调整扶贫标准,逐步实现对扶贫对象的参数化、动态化精准管理。 “我省扶贫标准制定总体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阶段为2000年以前,标准制定与全国同步;第二阶段为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浙江开始探索自主确定扶贫标准。 2003年,针对部分乡镇和农户基础不稳、水平偏低的情况,以2001年全国农民收入2366元作为扶贫标准;2008年,参照世界银行扶贫做法,我省确定农民收入2500元为贫困线,一些发达地区按4000元设定扶贫标准;2012年,国家制定2300元新标准后,全省设定4600元扶贫线的同时,发达地区按“不低于上年农民收入的45%和不少于当地农村户籍人口的10%”确定扶贫标准。 标准制定的办法,逐步从开始的一省一标准、一个标准管几年,不断优化为县级定标准、一年一调整。 2018年,考虑到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浙江以县为单位,以当地上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或上年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为依据,确定低收入农户的识别标准。此外还参照低保水平最低县的标准,每年设定扶贫“托底线”,2018年、2019年分别为7200元和7600元,解决了平均数掩盖最低数的问题。 2019年,浙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一举打通扶贫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省内低收入农户20多类财产信息和73家商业银行存款的实时联网核对,同时建立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应调尽调,应进尽进。 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上,浙江实现了从区域整体认定到单人单户精准认定,从主观判断到个人财产信息联网比对,从一次认定管几年到动态调整,从个人信息纸质人工管理到无纸智能管理的转变。 动能哪里寻 让大山从阻碍变成支点 行走在浙江乡村,活力澎湃。农民在家门口开农家乐、经营民宿、做来料加工,美丽乡村催生的美丽经济在浙江各地生动演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硕成果,是浙江解决相对贫困的重要指引。”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不仅培育了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而且激发广大农民创新创业热情,同时也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可以说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一个战场、两场战役的双赢。 路远,方显潜能。“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景宁当地人有句话:重重大山,不是阻隔,而是支点。 景宁通过创立“景宁600”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在海拔600米以上种养的特色农产品,搭建产销加一体化服务平台,帮助低收入人群增收,高山农业变身“海拔经济”。“景宁600”展销中心负责人苏承波介绍,他不仅建起300亩高山蔬菜种植基地,还配套物流网络,对接了20余个村庄1000多农户,发展订单农业。2019年以来,“景宁600”通过“山海协作”进入上海等长三角地区,“飞柜经济”助力品牌销售额达到6.1亿元。 传统发展思路中的“穷山恶水”,转换思路后,山水风情正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中最珍贵的资源。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还转出了创业活力。扶贫要扶智,扶贫要扶志。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给扶贫注入持久动力,巩固好脱贫成果,确保脱贫人群不返贫。 莫干山下的仙潭村从空心村变成“凤还巢”的根据地。过去的仙潭村,由于交通不便、产业单一、设施落后,留不住人,年轻人大多选择了外出谋生。如今,越来越多在外打拼或者求学的年轻人选择了回乡创业,不仅是因为莫干山民宿业的蓬勃兴起,还因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政府扶持政策的精准跟进,让仙潭村成了创业致富的乐园。 近年来,浙江通过健全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乡贤回农村、青年回农村的“两进两回”机制,深入推进“千企结千村”等行动,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资源要素,形成了“百万能人创业带动千万民众就业”的生动景象。 浙江始终把村级作为带动低收入农户发展的前沿阵地、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物质保障。我省各地积极探索资源开发、资产管理、资本经营、社区服务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的有效路子,生动诠释和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磐安乌石村,坐落在磐安县的大山深处,以前是浙江最贫困地区。经过几年大力发展旅游业,现在乌石村近一半农户开办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300多人,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最高达到30多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3000元提高到2019年的6.7万元。 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浙江让农民、村集体直接经营,使他们成为最主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通过门票收入、停车收费、持股分红等给村民和村集体带来源源不断的稳定收入。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浙江的成功实践,为建立生态扶贫长效机制,解决相对贫困提供了有益探索。 浙江省精准扶贫十大案例 1、产业扶贫:缙云烧饼产业富民 缙云县发展以烧饼为龙头的乡愁产业,全国开设示范店890家、经营摊点7000多家,年产值达到22亿元。 浙江省精准扶贫十大案例 2、品牌扶贫:“景宁600”区域公共品牌助农增收 景宁畲族自治县以“景宁600”区域公共品牌带动农产品销售,全年销售额6.1亿元,平均溢价率超过35%,直接带动1138户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3、旅游扶贫:磐安县乌石村旅游振兴乡村 乌石村近一半农户开办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300多人,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最高达到30多万元。 4、就业扶贫:永嘉县来料加工带动就业致富 永嘉县聚焦家庭妇女、低收入农户等山区农村留守群体,发展来料加工,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每年发放加工费6.5亿元。 5、培训扶贫:衢州保姆培训提升增收技能 衢州市全力提升低收入农户就业技能,积极打造“衢州月嫂”“常山阿姨”品牌,普通月嫂工资8000-9000元/月,“金牌月嫂”可达1.2万—1.5万元/月。 6、搬迁扶贫:丽水市大搬快聚富民安居 丽水市全面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完成投资34.7亿元,新建、续建安置小区44个、安置点14个,搬迁农民14050户、38352人。 7、金融扶贫:柯城区扶贫小额信贷惠农解困 衢州市柯城区2017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23亿元,为低收入农户贴息492万元。 8、结对帮扶:省人大、省政协组团服务强村富民 省人大结连续14年结对三门县寺前村,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10万元增加到53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5万元以上;省政协新一轮结对帮扶村——松阳县周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4000元增加至50余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至1.5万元以上。 9、山海协作:平湖市与青田县“飞地”抱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平湖市与青田县在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平湖一青田山海协作“飞地”产业园,每年可为青田县15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150万元。 10、对口帮扶:安吉县白叶一号跨省助力致富产业 安吉县向贵州、湖南、四川三省五县捐赠白茶苗2200万株,种植面积6217亩,使2028户、666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 鲜活的经验,厚重的答卷 10月12日,浙江首次对外发布精准扶贫十大案例和精准扶贫报告。产业扶贫、品牌扶贫、旅游扶贫、就业扶贫、培训扶贫、搬迁扶贫……精准扶贫十大案例凝结着实干和巧思。这些年来,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消除、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持续提升、百万搬迁农户过上新生活、重点帮扶村发展全面提速、26县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精准扶贫报告浸透着智慧和汗水。这是一次深刻的浙江扶贫经验总结,也是浙江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扶贫答卷,提供了浙江样本。 今年是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有很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由于人多山多地少,浙江曾面临不小的生存压力和扶贫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同时通过产业开发、培训就业、异地搬迁等手段加大扶贫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健全机制、紧抓落实,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这份答卷,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的勇往直前、不懈努力,特别是广大扶贫干部扑向一线深入基层,也有赖于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这份答卷,由每个浙江人书写,融汇着浙江精神。这份果实,由全体浙江人共育共享。 对浙江而言,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加上“高水平”一词,意味着浙江的全面小康要做到分量更重、成色更足、实效更好。接下来,新征程必然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需要我们继续创新思维、振奋精神,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书写更精彩的浙江答卷。(许雅文 任明珠 朱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