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玩手机很专注 为什么会有多动症?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有考生为应付考试滥用“聪明药”的消息,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和家长对药物滥用危害的无知,同时将儿童多动症摆到公众面前。 精神心理科专家表示,对于儿童多动症,目前在国内的就诊率较低。在幼儿园或学校老师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动症“苗头”而建议带孩子就诊时,经常有家长说:“我的孩子看电视、打游戏都很专注,一动不动。不是说只要在做感兴趣的事情能专注,就不算多动症吗?”这其实是对多动症认知的一大误区,可能会导致多动症孩子得不到及时治疗。 对于学龄期孩子来说,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困难是多动症的两个最大影响。目前,国际专家共识认为药物治疗是多动症的一线治疗。家长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孩子能够专注某事时不要过于频繁地打扰孩子。 丢三落四、多嘴多舌 都可能是多动症“苗头”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贾艳滨教授表示,对于多动症,家长们目前同时存在关注不足和过度焦虑的问题。“能专注于感兴趣的事就不是多动症”其实是对多动症认知的一大误区,贾艳滨说:“正常情况下,孩子应该在需要注意力集中的不同场景中都可以做到注意力集中,即使是在有些无聊的场景下,也要集中注意力。单单做有兴趣的事情时可以专注,并不能排除多动症。” 而另外一些家长,只要孩子稍微好动一些,就担心孩子患上了多动症。“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尤其是男孩子,不能稍微活泼一些就认为孩子有注意缺陷。有些孩子虽然活泼多动,但上课的时候注意力很专注,对成绩往往没有太大影响;有的孩子‘人来疯’,但是人不来的时候蛮安静的,那么这个孩子只是兴奋度比较高,也不是多动症。”贾艳滨解释。 多动症的学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实际上除了家长们通常理解的“坐不定”“上课不专心”,多动症还可以有很多具体表现,比如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多嘴多舌、在幼儿园中午不睡午觉、和人谈话心不在焉、不愿或回避做作业、日常生活中健忘、很难耐心排队等候、写字缺胳膊少腿、阅读障碍(比如6、9不分,b、d不分)、绑鞋带扣纽扣等精细动作笨拙等等。 贾艳滨介绍,临床接触到的多动症孩子,首诊年龄在8~13岁,有的并不是因为多动的症状而来,但发现其实“病根”在于此病,“对于多动症我们既不能过度诊断,也不能因为诊断不足而忽略了这个病,因为这个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多动症影响孩子学习和心理 首选药物治疗 贾艳滨介绍,对于学龄期来说,多动症的最大影响就是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在低年级或许表现不出来,但是一到小学高年级,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表现出跟同龄孩子相比下降的趋势。另外,多动症会使孩子冲动、不顾后果,容易和别人产生冲突,因而在人际交往上出现困难。 “多动症属于脑部发育障碍,非常容易和精神心理方面的其他疾病共病,是很多儿童疾病发作的温床。”贾艳滨说,以上两个影响容易进一步使孩子产生情绪问题,引发焦虑、抑郁、强迫、双相情感障碍、学校恐惧、抽动秽语综合征等。 在症状、症状出现时间、出现场景等满足一定标准后,即可确诊多动症。贾艳滨指出,根据目前国际上专家共识,儿童多动症一旦获得诊断,药物治疗应该为首选,其循证医学证据是最充分的;其次是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生物反馈,目前还缺乏明确的循证医学的证据。由于多动症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一般认为18岁大脑发育成熟以后病情会好转,但是也有大概1/3的病人注意缺陷会延续到成年。 不合时宜的亲子“互动” 影响孩子培养专注力 除了药物治疗外,多动症孩子的父母应该怎么做,贾艳滨也有特别提醒:“多动症孩子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特别暴躁,容易出现行为问题、成为‘熊孩子’。所以家长对这一类的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既要充分尊重,也要适当地约束、制定规则,不能让孩子想干啥就干啥。” 如今,不少父母有意识创造陪孩子玩耍、看绘本的亲子时光。贾艳滨提醒,在此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孩子有的时候需要亲子互动,有的时候则需要安静,当孩子可以集中一段时间的注意力独自玩玩具、看绘本时,不要为了“互动”频频打岔,可以和孩子做出类似约定:“妈妈看你现在自己看书很专注,你先自己看10分钟,妈妈去做别的事情,等一下妈妈过来我俩一起看。”不要趁孩子专注看书、玩玩具时悄悄离开,因为如果孩子对妈妈离开的时间有一个心理预期,心里就不会没有安全感。在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儿叫孩子喝水、一会儿叫孩子吃水果等过于嘘寒问暖的行为,也可能破坏孩子专注力的形成。 另外,父母关系、家居环境也和多动症发病有关。父母离婚的孩子,多动症发病率比一般孩子高。家庭过于拥挤也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最好能让孩子有相对独立的玩耍、学习空间。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