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 马 利 赤城县龙门所学校六年级班主任杨宝军有点“偏心”:每天到学校先看看勇飞来了没;上课提问勇飞比别的学生多;下课把勇飞叫到办公室给他单独辅导;勇飞有点进步,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 “这孩子情况特殊,咱得多下功夫!”说起勇飞,杨宝军满是怜爱。 家庭贫困、母亲长期患有精神疾病,父亲疏于照管……家庭的不幸一度令家住赤城县龙门所镇东沟村的小勇飞沉默寡言,学习也提不起兴趣,上学期还闹过辍学。 为了让勇飞重返校园,学校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做通他父母的工作,“建档立卡学生上学‘三免一补’,不用家里掏钱”;特别为勇飞安排了心理辅导并补习功课;联系驻村工作队解决勇飞一家在脱贫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这是河北省教育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河北省抓住控辍保学、学生资助两项重点工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改写寒门学子的人生未来。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也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目标之一。“十三五”时期,全省各地齐心协力密织控辍保学网,持续提高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水平。 为压实责任,河北省建立县长、局长、乡长、村长、校长、家长、师长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 为摸清辍学学生底数,河北省建立县、乡、村、校4本适龄儿童少年台账,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控辍保学台账,实行动态更新、销号管理,辍学一个标注一个,复学一个销号一个。适龄儿童底数、就读情况、辍学信息全部“一网打尽”。 为确保控辍保学效果,河北省对辍学学生分类施策,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精准化帮扶政策,避免他们因贫、因远、因厌学、因缺少关爱而辍学,建立健全学习帮扶制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 一组数字浓缩着教育系统接力攻坚的艰辛历程:去年,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60%,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辍学人数实现了动态清零。 “不能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人民的一份庄严承诺。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建立起一整套贯穿学前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政府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全链条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全覆盖。 如何实现教育扶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河北省建立健全“双台账”机制。在各级各类学校以学籍为依据建立学生资助工作台账的基础上,县级教育部门建立以县为单位、以户籍为依据的教育扶贫工作台账,摸清所辖乡镇、村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所有学生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完善教育与扶贫数据“双向比对”机制,确保数据比对及时、准确。 如何让教育资助政策家喻户晓? 河北省通过“一栏、两课、两信、两回执”,实现各学段政策宣传无缝隙。学校在显著位置设立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栏,张贴学生资助流程图;各学段抓住开学、毕业节点,分别给学生上资助政策宣传课;面向所有在校生家长发放资助政策的宣传信,为享受资助学生的家长发放政策说明信,并全部填写回执。 为了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河北省围绕学生资助,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扩大义务教育生活补助范围。在原有寄宿生生活补助基础上,从去年秋季学期起,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农村低保家庭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 拓展资助内容,延伸资助链条。在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特殊困难学生免学费基础上,2017年继续拓展资助内容,推出建档立卡等困难学生“三免一助”政策,即免学费、免住宿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按规定享受国家助学金,并将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纳入“三免一助”范围。 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分类施策。开展多种形式资助,实施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大学新生入学救助、“绿色通道”、特殊困难补助等措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对存在入学困难的大学新生给予一次性生活救助,解决贫困大学新生入学困难。推进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规范提取资助资金,加大校内资助力度,实现资助全覆盖。 让教育扶贫的阳光洒向每一个贫困学子。2016至2019年全省累计安排各类资助资金252.7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60万人次。今年,已拨付各类学生资助资金61亿元,春季学期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10.5万人……一个个数字,串成一行行美妙的音符,奏响了河北省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最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