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生产让儋州粽子品质有保障。
儋州粽子深受市民游客欢迎。
11月28日,在三亚举行的2016中国国际饭店业大会上,中国饭店协会授予儋州市中国“粽子美食之乡”的称号。评审专家认为,儋州市首创了由政府强力打造“粽子美食”这一品牌概念和行动,带动当地农业、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把发展特色美食产业和生态旅游、特色产业和精准扶贫等工作紧密结合,收效显著。 显而易见,儋州获得这样的荣誉是实至名归。数字最有说服力,儋州粽子销售收入:2013年6000多万元;2014年9000多万元;2015年突破1亿元;2016年达到2.19亿元。今年初,儋州粽子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在海南众多地方粽子品牌中,也是独此一家。 一个传统的小吃,一种各地都有的食品,被儋州做成一个特色品牌,成就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这不是偶然的,被业内称之为“儋州粽子现象”。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时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儋州粽子上规模做品牌成产业,正是儋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推动传统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结出的硕果。
为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儋州市提出“调优做精第一产业”发展思路,实施特色农业品牌发展战略,推出以儋州粽子、儋州黄皮等为代表的九大特色品牌农业建设。每年从财政拿出2000万元作为品牌农业发展基金,其中,仅粽子每年宣传推广费用就达200万元。这样的力度,不仅在海南,就是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