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官地镇两棵树村的9600亩土地里,湿地就占去了三分之一,农民增收乏力。如何向贫瘠的土地要钱?如何增收致富?成为两棵树村人头疼的大事。直到村里的农乐意合作社成立,农民有了致富的靠山,一股干劲儿也有了用的地方。 两棵树村的农乐意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是一个集养殖、农机、种植的联合社。理事长由刚刚上任不久的村党总支书记宋显春担任。“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合作社带动农民们土地流转,把土地整合起来。但最初大伙的积极性并不高,不太相信土地放到合作社能增收。”宋显春对记者说。农民手里的好土地难流转,合作社就从改造归村集体所有的2800亩盐碱地入手,经过打井、挖管道、修排水沟,种植结构从玉米转改成了大田蔬菜,低产田也变成了高产田。 盐碱地里种出了高产蔬菜,带动了农民们的积极性,许多原本种玉米的农户改种了大田蔬菜。2015年,两棵树村引进了脱水蔬菜加工厂,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解决了农民们蔬菜销售问题。质量好的蔬菜有了销路,如何不浪费残次蔬菜,合作社又想出了新办法。“我们先建了一座肉羊养殖小区,蔬菜加工厂不收的菜做羊饲料。还有就是两棵树村在查干河沿岸,河边有个400亩的鱼塘,水多、草多、菜多,合作社也建起了鹅舍,今年试养了一下,卖得不错,明年引进大鹅养殖产业。” 蔬菜产业带动了肉羊和大鹅养殖,合作社就像一条线串起了村里的产业。宋显春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把村南面的2200亩山地已经纳入合作社准备的坡改梯范围内,今后要发展经济林。现在农乐意合作社的流转土地已经从最初的2800亩增加到2016年的5500亩,土地流转率达全村土地的60%,社员也发展到了198户。
在合作社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合作社的2017年计划:发展580亩设施农业,种植大棚蔬菜和采摘观光,今年年底有6个大棚能投入使用。今年夏天试验成功的小片采摘园,2017年要建成100亩高标准示范采摘园……这些规划又给合作社这个“火车头”指明了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