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莲花寺

湖南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实现“粮钱双赢”

2017-04-25 11:12 农民日报

本报讯(谢仲秋记者杨娟)促进农民增收,难点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作为水稻生产第一大省,湖南如何破解国家“要粮”、农民“要钱”、生态“要绿”的矛盾,实现稳粮增收的目标?近日,湖南全省稻田综合种养工作推进现场会提出,稻田综合种养通过水稻栽培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的对接和集成,做到了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值得大力推广。会上指出,湖南将在2020年全省实现稻田综合种养500万亩。

近年来,湖南省在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省畜牧水产局渔业处的共同指导下,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已突破200万亩,不少县(市)因地制宜地创新种养模式,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体系。比如,南县、大通湖等环洞庭湖地区通过改“稻虾连作”为“稻虾共作”、改“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改“以稻为主”为“稻虾兼顾”的“三改”,集成创新了“稻虾共作”种养模式,克服了养虾和种稻的矛盾;绥宁县、祁东县等地继承了“稻鳅共生”立体种养模式,田里插稻、水中养鳅、架上结瓜,立体生态农业初步形成,农民增收潜力进一步增强。

南县南州镇大郞城村7组的欧述秋是“稻虾共作”的受益农户之一。2016年4月,他所负责的南县金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一稻三虾”生态种养300亩,稻谷单产达到521公斤/亩,与常规稻一季稻持平,小龙虾亩均收入达3500元,合作社年纯收85万元。

湖南省农委主任刘宗林表示,水稻综合种养找到了既保障“米袋子”又鼓起“钱袋子”的有效路子,是湖南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下一步,湖南将抓实抓细规划引领、技术集成、试点示范、品牌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规模不够、推广不够、增效不够的问题,推动全省稻田综合种养又好又快发展。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