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莲花寺

【汶川地震·十年】震后10年四川现代农业建设走笔

2018-05-12 10:2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天府锦绣又重来

——震后10年四川现代农业建设走笔

  本报记者高文 阮蓓 李传君

  10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给正值破题之际的四川新农村建设带来倾覆之殇;

  10年间,四川化危为机、科学规划、昼夜兼程,全川人民众志成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10年后,一个个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为支撑、灾后重建与业兴村旺深度融合的幸福美丽新村铺满乡间,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新路子,交出了一份灾区农业农村原地起立、就地起跳、跨越发展的完美答卷。

  产业转型谋兴旺

  在汶川萝卜寨村民张强勇印象中,每年5月,游客车会从山下一直堵到山顶。“除了看羌寨外,大多是冲着甜樱桃而来的。”张强勇说,这个因特大地震而被世界关注的高原小城,甜樱桃是其特色农业产业代表。

  10年来,甜樱桃由零散种植转向成线成片成面发展,标准化种植已达90%以上,各个村都组织植保专业队伍运用生物技术统防统治,早在2009年就获得农产品地标认证,为阿坝州首个。今年5月8日,汶川甜樱桃正式登陆农村淘宝展开预售,利用直供直销供应链实现标准化升级,首次大规模通过线上渠道销往全国。

  化地震不利为机遇,一条都汶线串起沿路产业风光。作为国际公认的猕猴桃最佳种植区之一,都江堰市已有上千年的猕猴桃种植和利用历史,是全国第一个通过EUREPGAP(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和CHINAGAP(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双认证”的品牌。

  2014年该市成功举办国际猕猴桃研讨会,2017年成功创建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现有猕猴桃种植面积10万余亩。

  促进结构转型升级在灾区蔚然成风。十年来,大邑县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园区化”优化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建成了都安韩现代农业产业园、大邑县现代粮经产业园区、天府道源中药材产业园区3个10万亩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粮油、葡萄、生态蔬菜、青梅、中药材等5个万亩粮经复合、种养结合、农旅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进一步做大做优,初步形成了以优质粮油、特色水果、中药材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组数据更显重建力度:震后三年,四川投资130余亿元,完成了39个重灾县(市、区)农业产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农业生产恢复到震前水平。截至2017年底,累计建成粮油基地近457万亩,特色果蔬、茶叶、中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基地共计247余万亩;39个重灾区共计培育农产品优秀区域公用品牌7个、优质品牌农产品22个,累计打造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59个、省级农业主题公园23个,7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乡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生态宜居促振兴

  2010年,四川省总结“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经验,按照“全程、全域、全面小康”和“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把新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放在突出位置,先后启动了县域新村建设规划和以市(州)为单位的新村建设整体性安排,并从2012年起每年在省级财政预算中列出20亿元作为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推动新村建设。在此过程中,四川创造性地为相对集中的民居规划出前庭后院,让老百姓种植时令瓜果菜蔬,既增添农家情趣,又增加农民收入,群众把这两三分小天地亲切地称为“微田园”。

  从都江堰驱车向南,过了青城山之后便能看到鹤鸣村。这个诗情画意的村庄,不仅因“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村”而闻名,更因其“微田园”总体规划而广受好评。在规划建设的新村用地上,农房、公共设施、微田园大体上被分为三个1/3。“相当于自留地,大春一轮,小春一轮,想吃哪样种哪样。”村民罗尚才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每年都在按时上演“四季轮换”,所在社区,近年来在倡导农民树立文明新风的同时开展“五优菜地”评选,对“文明示范户”和种菜能手进行表彰奖励,给“微田园”赋予了更新的时代含义。

  “微田园”的命名地——绵竹市清平乡,既是“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又是“8·13”特大泥石流灾害区,耕地面积因地震灾害、水毁等锐减。在新村恢复重建项目中,清平乡政府将房前屋后有意识地给农民留下小菜园:平整地面根据田形,用大小相宜的鹅卵石在房前屋后摆放、压实形成生态埂;遇到地面倾斜,则根据地形地貌,用卵石砌成适当斜面的堡坎,使田块形成梯田形。同时,结合园林景观绿化建设打造成为精品田园庭院,昔日的满目疮痍,如今呈现出一幅青山绿水间的“世外桃源”景象。

  将灾后新村与自然融为一体,让乡村在保持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同时,又具有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四川历任执政者的共识。

  扶贫解困奔小康

  对科学规划的注重,对田园生活的呵护,对农民主体的尊重,在四川省灾后重建进程中一脉相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紧密衔接,更加注重扶贫解困,更加注重村庄改造,更加注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农耕文明的传承,创新理念、思路和举措,着力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呈现出鲜明的四川特色。

  上连6个乡镇9000亩茶叶种植基地,下接13000平方米生产园区和一个古羌茶艺工作室,北川羌山雀舌茶业公司在十年重建中已拥有一套自主完整产业链,名优绿茶、大宗绿茶、黑茶、红茶四条生产线年加工能力3000吨,65个茶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5500万元。

  以大基地促进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脱贫。2016年企业在擂鼓镇柳林村新建一个“西路边茶项目”,几乎将北川全县的夏秋茶全部收购,茶农收入比震前翻了一番,直接带动6个乡镇135户高山贫困户受益,间接带动全县8.24万亩茶叶基地管护与生产。同时,帮助贫困村建立“北川苔子茶专业种植合作社”,由村集体或合作社出土地,公司出资金、设备及技术,就地建设白茶晾晒场及黑茶初加工房,并在该村培养农村经纪人,带领专合社收购当地及周边的鲜叶加工成半成品,公司再全部收购,形成长效脱贫模式。去年,该企业被人社部、国家扶贫开发办评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

  在绵阳市安州区乐兴镇,一条全长52.82公里猕猴桃走廊,将安州大学生创业园与七里村桃花大道、兴仁乡长沟村养殖产业园有效连接,逐步形成了“以产业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以富民为目的”的多个专业合作社。通过“大户带动、群众联户种植”,探索出“一地二主”返租倒包种植管理模式,带动全镇包括贫困户在内的种植户人均收入两万元以上。

  走“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产业扶贫道路,灾区重建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沸水镇枫香村以“全域旅游”建设为契机,引进龙头企业实施“安驿·箱几”项目,充分利用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态环境,采用梁板一体化和箱式装配式建筑,形成16间住宿空间及公共配套空间,构建出一方新型民宿体验系统。简约质补的生活方式、绿色环保的自然友好建设方式,一经推出便深受市场欢迎。据统计,项目在去年底投入运营,可实现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到2020年,80%以上的行政村将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在这个过程中,按照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要求和“方便耕作、适度集中”的原则分步建设,将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叶冬梅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