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包干是农村改革的宝贵财富
记者见到已经87岁高龄的贾粹华时,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自己刚从大包干的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回来,精神很好。她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她会代已经去世的王郁昭把关于大包干的事情做好,因为大包干是中国农村改革一笔宝贵的财富。 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农村社会调查处处长贾粹华是王郁昭的妻子,王郁昭曾在改革开放初期担任安徽滁县地委书记,后任安徽省省长。在位期间,王郁昭力排众议,坚持用农民的积极性和农业增产来检验生产关系,在政策得到中央认可之前,已在原滁县地区七县300多万人口所在的70%的村庄实行了新体制——大包干;并同时奔走呼号,向安徽省、中央为大包干报户口,为中央的正确决策准备了成功的先驱案例。 贾粹华高兴地让记者看一封中央文史出版社发来的约稿函。该出版社拟推出纪念改革开放40年“推动者”丛书,共8册,其中的农业农村卷拟收录杜润生、吴象、王郁昭、吴仁宝、袁隆平、陈锡文等10位对农业与农村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人物,并收录他们关于改革、发展、进步的有关文章(5篇)。王郁昭的5篇文章包括《好政策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给大包干上个户口》《中国改革从农村突破的缘起和意义》等,其中第一篇文章发表在2001年5月15日本报的第三版上。 今年的4月15日,贾粹华给安徽省委打了一份《关于建立“大包干与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的建议》报告。中心拟设在滁州学院,同时在小岗村干部学院设立分中心。 目前,成立“大包干与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贾粹华表示,待“中心”建立后,她会把王郁昭有关农村改革的一些文稿、资料、图片送去,同时也会劝说万里、吴象、张广友、陆子修的家人将一些农村改革的笔记、资料送去以充实“中心”。 今年5月,贾粹华参观了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新展,感觉比旧展有了不少进步,但还有一些欠缺。于是她在纸上用笔写下了5条建议给凤阳县委负责同志。贾粹华说,王郁昭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践行者,是他那种“情牵‘三农’、心忧苍生”的胸怀,要一切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还要终身学习,注重实践,坚持调查研究。具体到当下的乡村振兴,也要坚持以农民满意不满意、愿意不愿意为原则。 就在前不久,贾粹华考察了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当地有300多农民在外面做木匠,村里计划召回大部分在外的村民,在村里做家具,以形成一个特色专业村——家具村。贾粹华认为,其规划的合理性以及特色就很不错,有望打造成一个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刘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