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鏉忔灄闀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第一飞

2020-11-04 10:41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第一飞

建设中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四川日报记者 郝飞摄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历史时刻。

11月3日10点10分,编号B-10VC的“奖状560”型校验飞机平稳地降落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西一跑道上,留下了深色的“脚印”。这是天府国际机场史上第一道飞机轮胎印记,代表着该机场开始投产校验,也标志着该机场从“建起来”向“飞起来”迈出了关键一步。

当天,记者随校飞团队登上校验飞机,从双流机场飞到天府国际机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天府机场的“智慧”档案

●西一跑道通过智能化设施,对跑道性状进行实时采集、统一管理和分析预警,是全国首次采用智能跑道系统技术的4F级跑道

●盲降系统西一跑道和东一跑道主降方向都建设了三类仪表着陆盲降系统,为世界上在用等级最高,低能见度保障能力居世界先进水平

●监视系统建有多套一二次雷达、场面监视雷达,多点定位系统,全场目标监视能力居世界先进水平

体验

着陆时间“十全十美”

校飞是机场开放和航路运行的先决条件,国内民航机场的校飞,都由我国唯一的民用航空飞行校验机构——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来执行。

早上6点40分,责任机长周立秋就起床做准备,穿上有四道杠的机长服,分别代表专业、知识、技术、责任。“若机场的导航、助航、通信设备未经飞行校验,信号可能不准确,飞行安全存在极大风险。”他说,作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跑道数量最多的机场,确保天府国际机场投产运行后的安全至关重要,校飞团队重视每一次飞行以及每一次校验的数据。

8点,机组人员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停机坪,320机位上停放着一架编号B-10VC的“奖状560”型飞机,搭载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校验设备,具有目前最先进的校验性能。与民航客机相比,这架飞机非常小,整机只有六七个座位。

“校飞047,可以按计划去天府国际机场校飞。”8点49分,得到空管指令后,B-10VC校验飞机往50公里外的天府国际机场飞去。校验员王建宇前方的校验台上,显示出绿色的飞行轨迹:飞机起飞后,并非直接往东边的天府国际机场飞,而是按照空管指令,先朝东北方向飞出一定距离后,再折头向东飞。“我们这次首飞,也要对一些飞行程序进行校验。”王建宇说,飞行程序是飞机起飞、降落的流程,包括在哪个高度直行或转弯等,总结出一套“标准姿势”,这是新机场投产校验的重要科目。

9点30分,校验飞机抵达天府国际机场空管区,按原计划这时要下降进行第一次低空通场飞行,但窗外厚厚的夹层云,让这一时间延迟。飞机绕飞了一段距离,9点40分抵达天府国际机场西一跑道上空,开始下降。闪烁着指示灯的跑道肉眼可见,飞机以极快的速度平滑过跑道又迅速拉升。“(作业)条件不是很好。”周立秋有点严肃地说。

飞机再次抵达天府国际机场上空,“校飞047,有低云。”空管指令传来。大家的心一沉。几分钟后,当飞机降至可目视作业的安全高度时,云朵散开,跑道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俯冲、接近跑道,第二次通场顺利!9分钟后,第三次通场完成!再次拉升飞行后,10点09分,飞机开始降落,不一会,“咚”的接地声响起,飞机急刹后稳稳地停在跑道上。

“你看,10点10分落地,与计划时间吻合。”指着仪表盘,周立秋露出笑容。“选择10点10分落地,寓意‘十全十美’,祝天府国际机场喜迎八方来客、飞往世界各地,也祝成都、祝四川发展越来越好。”

揭秘

机场“大脑”很智慧

当B-10VC号校验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候,西一跑道侧前方的空管1号塔台顶楼上,空管人员紧盯显示屏,及时通报风向、风速、云层等信息,为校验飞机飞行提供安全保障。

空管塔台是通过各种通信、监视手段、自动化运行、导航系统等,为来往航班提供机场范围内的管制服务。天府国际机场共建有2个塔台,空管1号塔台将负责东、西两条平行跑道的飞行指挥服务,空管2号塔台则负责北一起飞跑道的飞行指挥服务。

此次飞行校验的导航、通信、监视等设备与天府国际机场航班安全运行密切相关,尤其是导航系统中的仪表着陆系统,俗称“盲降”系统,在飞机着陆过程中,为飞机提供“导航”信号,为其建立安全正确的下降通道,确保其安全降落。西南空管局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周志明介绍,天府国际机场西一跑道和东一跑道主降方向都建有三类仪表着陆盲降系统,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在用等级最高的仪表着陆系统,目前国内仅大兴、浦东、香港机场有此配置。

记者了解到,三类盲降系统可引导飞机最低抵达跑道上空15米、距跑道头200米,这意味着在能见度、决断高度等极为苛刻条件下,天府国际机场导航系统仍能辅助飞机安全降落。

建有多套一二次雷达、场面监视雷达,多点定位系统,全场目标监视能力居世界先进水平;建风廓线雷达,加强对风切变的检测和预警;建气象雷达,提高空间分辨率和空间定位精度,大大提高对雷雨恶劣天气的预警能力……以“智慧”为建设主题之一的天府国际机场,其空管系统国际一流。

“天府国际机场是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枢纽,其建设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意义重大。”民航西南空管局副局长何天剑说,空管1号塔台安装了我国第一套集成塔台系统,其水平居国际一流;接受首场校验的西一跑道,是等级最高的4F级跑道,长4000米宽60米,可供最大的民航客机A380起降。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副总经理林罄说,若投产校飞顺利推进,天府国际机场将于12月开展试飞,为明年大运会前投用做好准备。

天府国际机场的空域运行方案已经确定。记者从民航西南空管局获悉,成都地区空域结构将优化为“八进八出”,天府国际机场一经启用,西南空管局将根据飞行流量和航班分布情况,早间离港高峰时段,3条跑道同时独立离场用于起飞;白天均衡模式时,采用两起一落或两落一起;晚上进港高峰时段,西一和东一两条平行跑道用于航班落地,北一跑道用于由西向东起飞,保障公众的出行效率。

“长枪短炮”

见证历史时刻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徐莉莎

提包、下车、冲刺,大巴车刚一停稳,几十名媒体记者就像离弦的箭,冲向西一跑道隔离带……11月3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第一飞”。绝大部分记者的目标,是守候校验飞机的到来,见证天府国际机场从“建起来”到“飞起来”。

守候的心情是迫切的。记者们的热情,与阴沉的天气形成对比。背靠航站楼停机坪面向跑道,“长枪短炮”对准了西一跑道的北端。

有记者说,3个月内来了5次这里,每一次都不一样。在这条长4000米的4F级跑道上,入口、中心线、着陆点、接地区、边界线等标志早已配置完毕。隔离带旁,每隔几米远,就是一位地面保障人员。

这是校验首飞,也是新机场的第一次联合行动。数月前,西南空管局、校验中心和机场方面就开始进行校飞准备,仅首飞当天就有400余人参与地面保障、飞行保障、应急保障。仅清理现场一项工作,就已经在20多天前展开。

跑道东侧挤满了媒体记者,西侧机场外的小山丘上,更是人头攒动。工作人员说,这都是附近居民或航空爱好者。他们中,更有甚者,头天晚上就在这里搭起了帐篷,只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守候的心情是焦虑的。在校验飞机正式降落前,进行了三次通场飞行。第一次顺利通场后,空中的云层更低更密,这片低云压在跑道正上方,正好会挡住飞机俯冲时的目测视线。有记者开始担心,会不会影响拍摄效果——拍下“天府之吻”的精彩瞬间,几乎是所有在场记者的共同愿望。

临近10点,距离预定的降落时间只有十几分钟,现场下起了小雨。“气象条件这么差,会不会取消?”“没有仪器支持,校验机组靠目视飞行有没有危险?”……更有人问:“第二次通场,它还来不来?”

“轰……”轰鸣声传来,飞机冲出迷雾,稳稳当当地完成第二次通场飞行。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事后,机长周立秋回忆,在第二次通场时,这团低云确实挡住了目测跑道的视线。但在过去十多次的投产机场校飞中,也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丰富的经验加上充足的准备,安全执行通场飞行压力不大。

10点10分,校验飞机再次划破云层,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一次,这架尾翼上涂装着五星红旗的“奖状560”型飞机,稳稳降落在天府国际机场西一跑道上,缓缓滑行至落地轮胎印记处。

现场,沸腾了!第一次!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跑道上印下了首条航空器轮胎印。

这是对机场的校飞,更是对成千上万建设者、运营者4年多辛勤付出的检验。待飞机滑行至观摩区,机务人员上前打开舱门,身着制服的校飞机组人员逐个走下舷梯。

献花、拥抱、相互祝贺,现场工作人员争相和地上的“吻痕”合影。

周立秋说,“从空中看‘太阳神鸟’展翅欲飞,太美太壮观了,这里是一块福地!”

飞机降落,云开雾散,阳光透过云层照亮天空,也照亮了崭新的天府国际机场。(四川日报记者 王眉灵 徐莉莎)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本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