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锦江区庆云社区举行街头趣味运动会。
成都市武侯区面向社区举行的仲夏邻里节。
成都市红领巾双碳学院的“编艺传承”课堂活动。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10月21日,共青团蒲江县委联合成都市蒲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蒲江县新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县城多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新格局,绿色低碳入人心”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设置环保拼图、分类高手、垃圾分类飞行棋等趣味游戏,吸引周边居民参与,同时宣讲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2021年,团中央提出探索实施社区青春行动。四川共青团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团内外各项资源,为四川的社区治理注入一份青春活力。近日,团中央印发《关于2021—2022年度社区青春行动实施评估意见的函》公布评估结果,四川社区青春行动工作被评为优秀,并在团中央工作推进会上分享。 A优化队伍 形成“多维参与”格局 “计划加强‘平战转化’培训,将开展骨干志愿者能力提升培训和演练活动……”国庆节前,共青团锦江区委应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完成了“8·25”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情况报告。 成都市锦江区书院街街道团工委专干黄冬旭表示:“平日里做好准备,打硬仗就能顶上去。”过去一年多来,书院街街道的志愿者开展了大量活动,书院街街道的庆云社区也在全国首批社区青春行动试点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优化工作队伍,形成‘多维参与’的格局。”黄冬旭介绍,庆云社区在工作中突出“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联动作用,以青年服务为核心,由团干部组织协调,社工、志愿者作为重要服务力量积极参与。 “‘统选兼用’,拓宽基层团干部选育渠道是主要思路。”黄冬旭介绍,过去一年多里,社区选聘了不少优秀青少年社工、在校大学生、“一村一大”志愿者担任社区团干部,“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有效串联起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的资源优势,基层末梢的改革力量显著加强。”目前社区核心团队中90后团干占比75%。前不久的疫情防控中,社区发动100余名团员青年加入青年突击队,坚守在每一处疫情防控点,参与大规模核酸检测、老旧院落值守、入户排查、防疫宣传、隔离人员转移等,累计800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 绵阳市涪城区城厢街道,成绵路社区以社区团组织为核心,一边整合社工站的工作力量,一边吸纳利用“四川好人”“草根明星”以及返乡大学生等人群,持续探索“团干+社工+青年骨干+志愿者”的联动模式,引导优秀青年在社区层面聚集,同时培育工作骨干。截至目前,社区已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1支、注册志愿者1695名,做到了“随时有人”。 在宜宾市珙县,今年,118名各级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规模让当地成为全省实施西部计划规模最大的区县,拟将西部计划志愿者分批签派社区,结合专业特长绽放青春光彩。 B深耕活动 打造品牌力求成“面” 疫情防控中,成都市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伍超过500人,分成了7支志愿小分队。“深耕志愿活动,力求成‘面’,目前社区建立了‘学雷锋’党员、巾帼、关爱儿童等志愿服务队伍,组建了大规模核酸检测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帮扶助困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共青团武侯区委社会联络部部长汤燕临介绍,过去这一年多来,社区与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结对,开展了社区微更新、音乐治疗、健康义诊、社区心理援助等内容的志愿服务,还与川大社会工作系共建多彩玉东文旅节,凝聚培养了一批对社区志愿服务有态度、有热情、有素养的青年人。 “暑期公益托管”志愿服务是社区的品牌活动,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经过基础培训后,到社区为低保户、双职工家庭等特殊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提供法治科普、课业辅导等主题的免费课程。“因为遇到疫情,今年的托管课程暂停了,志愿者立马给我们打电话,主动请缨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汤燕临说,有的志愿者家住成都二三圈层,通勤时间需要1个小时,但是也毫无怨言地参与进来,经常清晨7点就到岗,一直忙到深夜。 “因地制宜、特色立品,在项目导向中,共建共治的效果已初步显现。”共青团四川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有益探索正不断涌现,比如绵阳市北川县永昌镇尔玛社区联合县文明办、民政局、文艺体育协会对县域内新兴领域青年进行全覆盖走访,组成涵盖非遗传承人、职业音乐人、文创青年在内的20人的新兴领域青年师资库,结合羌文化传承,为社区青少年开设羌绣、剪纸、民族乐器教学等文体课程。成都邛崃市花园巷社区以阳光家园的弱势青少年帮扶阵地为依托,针对25名学员情况制定了各类康复训练课程,8名青年志愿者老师为其授课,目前已有4名学员通过康复训练进入企业就业。 C夯实阵地 体系化提升组织能力 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春江路社区是温江城乡融合发展首批跨区域安置区,青少年占社区总人口不足9%,面临青年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力量不足的问题。“我们调研后形成的基本思路是,以组织、阵地、社会三个维度构建全域联动的动员机制,夯实基层团属阵地建设,体系化提升组织力,持续引领青年奔赴社区一线。”共青团温江区委办公室刘春锋介绍,以优化团属阵地建设为核心,优化团属组织架构、形成社会共建机制,成为共青团全域实施“社区青春行动”的重点举措。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春江路社区以社区“两委”换届、社区团总支换届为契机,将青年骨干力量充实到社区担任党委、居委会委员,社区“两委”平均年龄38岁,35岁以下人员占比50%。同时,共青团温江区委以区青联、区青志协等团的直属组织为主抓手,整合社会爱心企业、青年创业项目、社工组织等入驻社区,投入社区工作的青年专兼职工作者近20人,支撑社区“青年之家”运行的力量得到明显强化。“青年之家”提档升级,标准化设置了少先队活动室,新增24小时留灯书屋、青年创业孵化、社区文化服务供给平台等6个分区,面向社区各年龄层的人群提供多元的优质服务。推出“青春地图”,让社区青年之家与青年之家旗舰店、青年人才驿站等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互动。 通过“成都市红领巾双碳学院”这一重要工作品牌,共青团温江区委全域整合产业、生态、农耕等行业,放大了团属阵地建设与社会各界联动的品牌效应。“今年,我们还举办了花朝诗会活动,很受青年们的欢迎。”刘春锋介绍,依托提档升级后的青年之家,共青团温江区委和共青团万春镇委培育引入了“四时风雅”汉文化、“夜跑团”等10个青年社群,加强对新兴领域青年的阵地支撑,推动团属阵地提质增效。 目前四川试点社区已建小区团支部186个、社区青年之家163个、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22个,推动132所高校与社区结对开展“青春志愿·爱在社区”项目,33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进入社区开展活动,初步构建融合发展的社区共青团工作体系。 D整合资源 立足社区做好呈现 市、县基层团组织按需设岗、进校选人,学校团委宣传动员、择优青马学员推荐,青马学员和基层双向选择、人岗匹配,这样的“三通”模式,不仅提高了向基层输送人才的精准度,也成为四川整合共青团资源、立足社区做好呈现的经典探索。 “这样的资源整合可以说是全方面的。”共青团蒲江县委团干部马晓霞介绍,获评优秀的蒲江县全兴社区,依托“红色商圈”党建模式引领团建工作,先后建成春楠雅林、香榭华庭、中节能等3个城市住宅小区团支部,成立社区团建联盟,吸纳联盟会员单位28家,变服务对象为工作力量。持续做强“学校+社区”的学社衔接,与四川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支持大学生“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提供多元化、优质量、高平台实践岗位,一年时间里已经吸引200余名大学生向社区报到,吸纳7名大学生兼任镇(街)、村(社区)团组织副书记。社区积极通过社区联盟、人员联管、服务联动、活动联办的“四联”方式,多角度、多层次为社区青少年量身定制志愿者专场、留守儿童专场、青春有“漾”等活动,带动形成文化氛围浓、方式载体新的特色街区文化。 北川县永昌镇尔玛社区,在社区建立功能性大团委,由社区党委书记兼任大团委书记,在大团委下分设6个团支部,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功能性大团委协调联动机制,统筹厘清广大青年可参与社区治理内容和可提供资源30余项,制定了可支配清单,对定期商议增减的可落实内容和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使用,实现功能性大团委统筹全覆盖。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