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华州区杏林镇

海南特产:儋州红鱼越来越出名

2017-02-22 10:21 品牌海南

      作为儋州咸鱼大家庭的一份子,儋州红鱼原本并不出众,主要是一种季节性商品,平日里消费的人群不太多。近年来,儋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红鱼产业发展,引导、鼓励和扶持企业树品牌、拓市场,并将“儋州红鱼”列入该市“九大农业知名品牌”进行打造,使得“儋州红鱼”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品牌效应开始显现。

  “儋州红鱼”品牌溯源

  千百年来,儋州白马井、新英一带的渔民耕海牧渔,在风口浪尖讨生活。长期在北部湾一带作业的渔民,最爱深蓝海水中的一抹红色——红鱼。这种学名“红鳍笛鲷”的鱼,因其全身鲜红而被渔民非常直白地称为“红鱼”。

  在保鲜技术还非常原始的年代,漂泊在海上的渔民捕到红鱼后,直接在船上剖肚摊开,晒成板形的红鱼干。或者在鱼腹内塞满海盐,做成“咸鱼粽”,待靠岸后晒干。无论是哪种方法制成的红鱼干,都闻之清香,吃之咸香,令人回味无穷。

  如今,大一点的渔船都有了大型制冷设备,渔民捕捞红鱼后立即冰冻起来,待靠岸后再解冻加工。因此,人们已经可以吃到比较新鲜的红鱼了,但红鱼干仍是大家的最爱。这不仅是一种怀旧的情结,更因红鱼醇厚的咸香。

  在当地广为流传的儋州山歌里,就有“马井红鱼香破釜”说法。这也许是儋州红鱼最早的广告,也是其品牌塑造的开始。有口皆碑的儋州红鱼,以其迷人的醇香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逢年过节,人们买上一条红鱼,用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友,寓意“鸿运当头,年年有余”。

  在儋州渔业大镇白马井,渔民们传承祖辈的工艺,将红鱼腌制、晾晒成鱼干,使得这种“香破釜”的海味得以绵延至今。整条晒制的红鱼干,从白马井流向琼岛各地,以及海峡对面的广东、福建乃至全国,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红鱼“翻身”分外香

  红鱼学名叫红鳍笛鲷,又名红鱼曹鱼,在分类学上属笛鲷科笛鲷属。这种 鱼体呈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20厘米~40厘米以上,体重2公斤~3公斤左右。头较大,体披中大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眼间隔宽而突起,全身鲜红色,故得红鱼之俗名。

  

  捕获红鱼方法 红鱼喜欢生活在水深50米~90米处,底质为泥或沙泥的海区,若无气候突变,一般每年10月~11月间开始怀卵,次年四五月底产卵。它为肉食性鱼类,个体细小的红三鱼、银米鱼等便是它们经常的食物。渔民根据红鱼的游动习性和食性捕捉红鱼。捕捉主要采取两种捕捞方法,一是用机动渔轮和较大型的渔船设置大型底拖网捕捞;二是制造红鱼钓船,采用延绳钓的“钓鱼”办法来捕获。

  海鲜美食 红鱼由于掠食小型鱼类长肥了自己,因而生得体健身壮,所以它一般可活四五年,长寿者可达7年以上。而其个体长得也较大,肉厚刺少,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因而被列为优质海产鱼类,是著名的海鲜美食。海南儋州出产的红鱼是海南的著名特产之一。

责任编辑:陈雪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