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鏉忔灄闀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2300个水美新村集体“出圈”

2020-11-04 10:32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2300个水美新村集体“出圈”

  聚焦

  船尖破开水面,在湿地里缓缓而行。“有水,村子就有灵气,就不愁人气!”11月1日,看着村子里来来往往的游客,唐小兵盘算着把村子的高人气更好地“变现”。身为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村主任,唐小兵这几年越来越感受到,水景观已经成为村子核心竞争力。如今,幸福村正在努力创建四川省水美新村。

  根据2019年省水利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水美新村建设的意见》,今年,我省要在前几年评选、试点和建设的基础上,再建1000个水美新村,总数量将突破2300个。

  因水而美

  创新“水之治”,扮靓乡村美景

  什么是水美新村?顾名思义,就是拥有美丽水环境的宜居乡村。

  2017年,我省探索水美新村建设,当年共评选20个。2018年启动水美新村建设试点,首批建设300个。2019年全面启动水美新村建设。

  “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等美好生活配套的需要更为迫切。”省农田水利局农村水利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水美新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水利领域落地落实的重要举措。

  如何打造乡村美丽水景,唐小兵深有感触。

  2010年以前,幸福村有成片低洼漕田,村民最难熬的就是汛期。“每年汛期涨水,江安河的水就会灌到这些地里,不好走,更别说种粮食。”唐小兵说,因为经常淹水,很多村民索性就不种粮食,把土地荒起外出打工。

  村两委转变思路,借助当时成都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把村里的低洼漕田集中改造成为湿地,在进水口处广种水葱等净水植物,经过自然净化后的河水流入湿地,水质大为改善,并在湿地沿线建设亲水步道等设施。如今,幸福村的湿地已经拥有174亩的水域面积,村里的5个旅游组团均通过水系相连通,已经成为成都近郊乡村游的网红打卡地。

  省农田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底,我省已创建水美新村1321个,预计到今年底将突破2300个,实现省内21个市州全覆盖。

  不止于美

  用好“水之美”,带富一方百姓

  水美新村,不止于美,不止步于打造美丽水环境。

  “我们要打造的是水安于民、水兴于业、水富于民、水美于民的宜居美丽新村。”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水美新村的建设内涵包括多个层面。

  “如果天气好,我们这里会更忙。”10月31日,成都市郫都区友爱街道石羊村党委书记高绪清一上午都在接电话,有外地想来考察的,有提前预约订餐的。

  2014年,高绪清从外地回到石羊村。“当时村里连污水管道都没有,生活污水都是零散排放。村民外出打工的比较多,2015年村民的人均收入才9000多元,是当地的相对贫困村。”

  2016年开始,高绪清和村干部组织村民陆续建成30多亩的金海棠生态湿地,生活污水经过湿地净化后,水环境、水生态得到改善。“环境好了,还带动了旅游观光经济。”高绪清介绍,成立了村集体公司发展乡村旅游,预计今年全村人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

  离石羊村不远的安德街道云桥村,位于成都市自来水六厂取水口上游,是全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为了保护水源,我们这里不能建工厂,种粮食也不能用化肥农药。”村党支部书记肖春说,近些年通过打响“天府水源地”和“水缘云桥”品牌,特色优质农产品打开了全国市场,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云桥村的“水之美”已经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水美新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将围绕‘水资源有保证、水安全有保障、水环境有质量、水生态有保护、水文化有底蕴、水景观有特色’的建设目标,持续推进水美新村建设。”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底我省2300多个水美新村建成后将形成显著的品牌效益和强大合力,通过集体“出圈”,让更多人了解和受益于水美新村建设。

  各美其美

  优化“考核表”,促进百花齐放

  “水上乐园、稻田花海……以前光在电视上看过,现在我们村这些东西都有了。”谈起家乡的变化,广安市岳池县白庙镇郑家村村民吴明贵喜上眉梢。郑家村2018年被省水利厅命名为水美新村。

  “当年,我们为水美新村建设统一设置了20多项硬指标,聚焦管水、节水、配水。”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指标涵盖了饮水安全率、水景观、污水治理等。

  但是,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广泛调研和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基础后,省水利厅开始意识到这套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

  “例如,成都周边乡村建设水美新村的整体基础要明显好于三州地区,而且成都有财政优势,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如果按照一套‘考核表’来评价,显得不太科学。”省农田水利局农村水利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参考《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县域经济考核分类,省水利厅印发了《“十四五”期间水美新村建设分类达标指标》,推进各地水美新村向标准化、规范化、差异化发展。

  新的指标将所有县(市、区)划分为城市主城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4大类,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基础、区位特点、发展方向和资源条件的差异,在指标评价权重上予以区分,更加突出系统治理导向,体现了因地制宜。

  “水美新村建设坚持定量与定性结合,定性为主,从一枝独秀到各美其美。”省农田水利局农村水利科相关负责人说,“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每年建设300个水美新村。

  近年来,四川围绕“水资源有保证、水安全有保障、水环境有质量、水生态有保护、水文化有底蕴、水景观有特色”的目标,打造一批水安于民、水兴于业、水富于民、水美于民的宜居美丽新村。

  今年底全省2300多个水美新村建成后,将形成显著的品牌效益和强大合力,通过集体“出圈”,带富一方百姓,也让更多人了解水美新村建设。

  ●专家点评

  从“评”到“建”的水美新村

  □四川乡村振兴促进会特聘研究员张伟

  20个、300个、1000个……这3个数据,是四川自2017年水美新村建设开展以来,每年的建成数量。数据的变化,其实体现着思路的变化。

  2017年,四川是“评选”水美新村,2018年是“试点建设”,2019年是“全面建设”。

  从“评”到“建”,体现的是工作的主动性。评选只是设定一套评价指标,每年根据这套指标从各地遴选达到指标的水美新村;而在各地水美新村的建设过程中,省级部门缺少对地方具体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容易造成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从“评”到“建”,体现的是机制的创新性。水美新村建设没有省级专项资金支撑,为此四川水利部门创新建设和激励机制,结合中央和省级水利发展资金支出方向、现有涉水项目和其他可能争取的资金投入渠道,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建设内容。

  从“评”到“建”,体现的是政策的引领性。省水利厅《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水美新村建设的意见》出台后,从政策层面明确了水美新村建设原则、内容和程序,从技术规制设定了水美新村建设指标体系,有了“任务书”和“施工图”,可以有效保障水美新村规范、有序创建。

  ●政策点击

  “十四五”期间水美新村怎么建

  围绕“产业兴旺”,以构建安全可靠的水系网络为重点,加快补齐小型水源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短板,为农田灌溉、农业产业提供更好水源和供水条件。

  围绕“生活富裕”,以提高供水品质和保障能力为核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优化供水格局,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围绕“生态宜居”,把防洪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实施水系连通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恢复河道、水体的生态功能,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形成活力宜业的农村发展环境。

  围绕“治理有效”,以河(湖)长制为统揽,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农村用水、管水、护水、节水等机制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围绕“乡风文明”,以建设水村交融、宜居怡人的生活空间为载体,因地制宜打造亲水设施,建立健全水标识体系,大力传承弘扬特色水文化。(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明亮)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本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