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年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此时恰逢我国传统春节临近,“春运”南来北往、“访友”走街串巷、“礼仪”约定成俗,对于防控人传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心肺复苏研究院院长王立祥撰文指出,重构礼仪健康文化、推行新礼对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时代意义。王立祥从日常礼仪的角度出发,给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建议。 一、拱手复“礼” 握手这一社交礼仪最早源于西方,现已逐渐成为被世界各国无论是外交还是日常生活中接受的见面礼仪。但关于握手礼仪能传播疾病这事实,人们并不陌生。手部尤其是手掌的汗腺最为发达,一双未清洗的手上含有80万个病菌,一克指甲垢里隐藏有38亿个病菌,平均每只手上携带150种病菌,是传播流感、感冒和传染性肠胃等疾病的主要媒介。埃博拉病毒已被证实广泛存在于患者包括汗液在内的体液中,极易通过握手而传播。 在我国古代,人们相见时双手拱于胸前,不仅体现了我国古时的文明礼仪,也构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国人传统的见面礼仪比西洋人的卫生,因为中国人是“握”自己的手(拱手),不必去握别人的手。施拱手礼,保护自己,健康他人。 二、口鼻戴“礼” 新型冠状病毒作为呼吸道传染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戴口罩被认为是主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口鼻是微尘病菌进入体内的主要关口,选择合适的口罩进行防护很有必要。 在使用口罩时应该注意:1、口罩的外层往往积聚着很多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物,平时最好多备几只口罩,以便替换使用,应每日换洗一次。2、心脏或呼吸系统有困难的人(如哮喘肺气肿)、怀孕以及佩戴后头晕、呼吸困难和皮肤敏感的特殊人群应避免戴口罩。3、当口罩受到如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污染、感到呼吸阻力变大、口罩损毁等情况时应及时更换。4、如果长期戴口罩,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故不能长期戴口罩。佩戴口罩呼吸阻力要小,重量要轻,佩带卫生,保养方便,在防护外界病菌的同时也不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不适是最好的状态。 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和《孟子·离娄》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三、手护洗“礼” 戴口罩、勤洗手、室内通风换气、家庭和个人卫生是预防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键手段。手与外界接触最为广泛,传播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就多。我们提倡:百姓要像医务人员一样,用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第一步(内):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弓):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大):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立):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特别要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装饰品的部位,(有条件的也应清洗戒指、手表等饰品),应先摘下手上的饰物再彻底清洁,不给病菌设下“藏污纳垢”的特区。 四、清嗓有“礼” 病毒大多通过空气传播,隐匿于人体呼吸道中,气道粘液纤毛的清除功能是呼吸道的重要防御屏障,如能通过人体呼吸道及时的“清嗓子”让病毒无处藏身,而清除病毒需呼吸道粘膜分泌的粘液助力方能完成。这其中粘液的“质与量”与清除病毒某种意义上是成正相关,当粘液变得粘稠时就不能通过人体的呼吸向上流动而无法清除病毒,使得病毒在体内繁衍致病。无论是流感病毒还是近期发生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都是对人类危害较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如何让粘液不粘稠,充分调动自身呼吸道粘液纤毛防御功能,科学清嗓让粘液助力清除“呼吸道病毒”。 一是充足水分助力粘液排出。在冬季多干燥,水分适量的补充尤为重要。成年人大约为2500毫升/日,水分充足可以使机体积极分泌稀薄粘液,并带动病菌等异物排出,促进气道的清洁,保护机体健康。 二是适当湿度助力粘液排出。病毒的传播在湿度相对较低(20%-35%)时达到高峰,湿度为65%时又达到高峰。在湿度为50%左右时不那么容易传播,在湿度超过80%时根本不传播。单纯就湿度来讲,最适宜的室内湿度应是40%至60%,结合病毒的传播特点,保持湿度在50%左右时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有利于黏膜表面纤毛的摆动,帮助粘液排出。 三是禁止吸烟助力粘液排出。气道粘液的粘性和弹性主要是来自粘蛋白,粘蛋白主要存在于气管、支气管、胃肠道和生殖道的粘液中,吸烟会刺激气道微环境偏酸进而增加粘蛋白的粘性,使得气道粘液粘稠难以排出。四是腹式咳嗽助力粘液排出。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我们提倡适时地主动咳嗽,通过是气道粘膜纤毛的主动运动,达到促使粘液流动排出病毒的目的。腹式咳嗽首先要学会腹式呼吸,经鼻子深吸气,感觉腹部隆起,然后缩起嘴唇,缓慢的通过嘴巴呼气,此时感觉腹部向内回缩(也就是肚子随呼气瘪下去),如此反复练习。准备咳嗽前,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而有力的咳嗽,咳嗽时可以用手按住上腹部(肚脐以上),帮助肚子使劲用力咳嗽,张口咳出痰液,而达到清嗓子排出病毒的效果。腹式咳嗽在人体一天里体位改变的几个时间点效果更佳。 五、肘臂习“礼” 由于打喷嚏时用手直接遮掩口鼻,那么沾满口沫的双手常常就变成病菌迅速传染的"温床",如果没有马上洗手,可能传染给别人。如果打喷嚏时改用手肘弯曲部位遮掩口鼻,那么大部份口沫就留在自己的袖子或手臂上,相较之下,手肘与他人密切接触的机率比双手低了许多,确实是"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的方法。 六、鞋底托“礼” 有人曾做过调查,一个容纳3000人的会场,在开完2小时的会后,地面留下的痰迹多达800多处,抽取的91份痰液中,4份被检出结核杆菌;我也曾做过实地调查,在不足2公里的街区人行道上,乱泼污水的情况就有40多处。 鞋底每天与地面紧密接触,同时又经常跟随人们走家串户,流动性很强,如果不注意其卫生,势必会成为一种可怕的“隐形”污染源,充当扩散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假设吐痰者是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他的一口痰里会含有大量病菌,如果被行人踩到,病菌将会被寄藏在鞋底中,污染地面不说,还会跟着漂浮到空气中,更会将绝大部分病菌带到家中的地板上,万一被人吸入,就有可能感染。因此,讲究鞋底卫生、减少鞋底污染很有必要。 给大家提供几个保持鞋底卫生的方法:首先,进家门前一定先换鞋;其次,适时清洗鞋底,清洗时最好戴上手套,并使用消毒液,刷完鞋底的刷子不要再刷鞋面或内里。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家购置一台鞋底清洁机,清洁起来会更方便一些。同时,定期清洁鞋柜或鞋架等鞋底经常接触的东西。最后,呼吁公共场所门前增设鞋底清洁机,并由专人定期更换、清洗、消毒;特殊场所如医院、实验室等,提倡使用一次性鞋套。 七、一米见“礼” 当感冒旺季来临且家中有人患感冒时,避免传染的最好办法之一,是跟已患感冒的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这也是人飞沫传播的安全距离。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对于防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更有其现实意义。 一米的距离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银行取款要保持一米安全距离;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一米是最佳距离;火车和地铁站台上的安全线距离站台边缘,同样也是一米……为了保证安全,生活中还真少不了这样的一米距离。众所周知,空气飞沫传播是传染病经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说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播散,使易感者吸入并感染。通常来说,在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排入环境的过程中,大的飞沫迅速降落到地面,小的飞沫则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局限于传染源周围。所以,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便给飞沫传播创造了机会,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则是相对安全的。此种传播在一些拥挤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学校、临时工棚、监狱等较易发生。对环境抵抗力较弱的流感病毒、脑膜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常经此方式传播。预防飞沫传播疾病的方法有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外科口罩、保持社交距离(>1米)等。国外研究报告显示,与感冒者相距一米以上比相距一米以内,被传染感冒病毒的几率降低九成。在公共场所跟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这也是人飞沫传播的安全距离。 八、降尘净“礼”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镇街区环卫清扫主要方法仍是靠环卫工人采用扫帚清扫地面,这种方式往往带来尘土飞扬,无疑会加重传染性疾病的扩散。因此,用扫帚直接清扫的方式将促使病毒借助尘埃、飞絮等载体袭击易感人群,毋庸置疑,这种“尘土大家搬”式的清扫方法不利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预防,应引起环境卫生管理者的高度警觉。 为严防病菌扩散,切断疾病传播途径,改进环卫清扫方法势在必行:一要变有“尘”清扫为无“尘”清扫,环卫工人可应用喷水先淋湿地面,人后再清扫地面残物,真正做到无尘土等异物扬起。二要避开上下班高峰期清扫,环卫工人应尽可能采用灵活作业时间段,最大限度地避开易感人群,做到清扫时间不与上下班和上学等人流高峰期相遇。三要变清扫为吸附,可配备大功率吸尘装置,依据社区地段特点,采用喷淋加吸附的清扫方法。四要人工清扫与机械清扫作业相结合,城管部门应增加城市主次干道喷水车自助清扫范围,增加作业频度和时限,弥补手工清扫人力不足的缺陷。五要地面清扫与空中喷雾相结合,环卫工人应转变观念,在关注地面清洁的同时关注天空。可采用配合制好的消毒液(如过氧乙酸)通过喷雾器喷洒,既能迅速杀灭病毒等多种微生物,又可达到降尘、降絮、湿化空气等良性效应。这种全方位的立体式清扫方法,有利于达到切断传播途径之目的。 九、遗像别“礼” 人体死亡以后,新陈代谢停止,免疫功能消失,各种微生物开始迅猛增殖。研究表明,死亡24-30小时内,遗体的每克组织及每毫升组织液含有的细菌总数300万-350万个。如此大量的微生物在人类遗体中滋生繁殖,很难避免其在瞻仰遗容的遗体告别仪式中进行蔓延。 病源微生物的蔓延方式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直接危害殡仪人员。为举办遗体告别仪式,殡仪人员要对遗体进行整容、搬运、安置、停放等项程序性工作。在接触遗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增加殡仪人员的感染机会;二是瞻仰遗容存在感染隐患。由于死者大多数是年老多病者,临床证明其最主要的死因是感染。殡仪人员传染病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出2-3倍;三是对殡葬环境的污染。遗体的血液、体液及毛发,擦洗遗体所用的纱布、手套等,都是殡仪场所得重要传染源,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给人民健康带来潜在危害;四是给哀悼者带来身心伤害。由于遗体的组织细胞皱缩,器官变形,虽经整容,终有扭曲缺陷,加上低沉的哀乐和凝重的气氛,参加遗体告别者中又不乏体弱多病者,由于心理难以承受这些而当场发生意外的情况屡见不鲜。 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不仅仅需要科学的遏制手段,更需要人民行为礼仪的改变,变革不科学卫生的丧葬礼仪已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遗体告别这种现行的丧葬礼仪,即是播散传染性疾病的重要途径,又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应当予以改革。建议将遗体告别改为遗像告别,用新的丧礼仪式,树全民现代丧葬礼仪之风。 对于防控人传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今日,推行新礼即拱手复“礼”、口鼻戴“礼”、手护洗“礼”、清嗓有“礼”、肘臂习“礼”、鞋底托“礼”、一米见“礼”、降尘净“礼”、遗像别“礼”,重构礼仪健康文化,对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等传染性疾病具有时代意义。
作者王立祥,系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原文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