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解除隔离休整的医疗队队员相互拥抱。新华社发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医科新思考】 在新冠肺炎治疗和防控阻击战中,四川大学积极行动,为战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场大考带给我们哪些思考?未来我们该怎样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如何优化医学人才培养?本报记者专访了四川大学副校长张林教授。 记者:疫情大考给我国医学发展和医学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课题? 张林:作为医疗卫生人才输送源泉的医学高等教育,在疫情中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医疗技术,也要有更高的道德责任和精神追求。在疫情期间,学校延迟开学,医学研究生纷纷退出了临床,但主动请战的学生却屈指可数。虽然有医疗资源紧缺、临床保障不充分的客观因素存在,但医学生是否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是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医学职业素养,需要反思。二是要关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医学生从本科学习开始就面临繁重的专业学习任务,进入临床工作后,学习、临床、科研之间的协调也成为压力来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除了普遍存在的焦虑、恐慌和害怕自己被传染等负面情绪,还有延迟开学、毕业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突显了医学生心理教育的短板。三是要优化医学教育课程和体系。疫情发生后,众多课程被迫采取线上教学方式开展,传统以线下教育为主的课程设置和体系需要重新优化和调整。 记者:经过疫情的考验,未来在学科建设、医科生教育方面是否会做出一些调整?在未来的医科建设中,应该如何进行有益的学科交叉、学科融合探索? 张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三大支柱,而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课程的比重明显偏多,设置门类、学时数较多,预防医学课程设置显得比较单薄。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医院规模的逐渐壮大,临床学科越分越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专科的学习中。除了传染学科外,预防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更多集中在对慢性病的预防中,对于应对突发的急性传染病,很难积累到相关的经验。因此在医学教育后续课程整合中,需要积极推动基础与临床融合、临床与预防融合,这对医学教育改革尤为重要。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科技发展,应该主动培养“医学+”的复合型人才,让他们成为医学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纽带,未来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员中除了医生、护士、医学技术人员外,将还需要新型的“医学+”复合型人才,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疾病预测、诊断、治疗、康复的决策支持技术人员。 记者:在战疫中,各地整合医疗资源,形成了合力。在您看来,该如何为医学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人才流动、临床研究的互动合作提供有利的环境? 张林:应积极响应“新医科”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实质的区域医学教育协同网络,构建和制定医学教育标准体系,通过课程共享、师资互聘等形式,促进区域医学创新人才同质化、一体化培养。同时,探索完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和“互联网+区域医联体”模式,进一步深化区域医疗卫生合作,联合打造区域医学教育、临床研究一体化高地。 记者: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如何加强创新性研究? 张林: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加强创新性研究,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学校层面提供平台。实行本科生创新学分制度,或设立学科竞赛类奖学金、科研创新类奖学金;开设一些创新能力训练和工具课程,如《医学科研方法》等;适当给予科研创新经费支持,孵化优秀项目。二是教师层面积极引导。积极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规划;大力改革实验教学,教师辅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使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三是学生层面掌握方法。学生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掌握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更敏锐地发现医学科研方向,在此基础上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记者:预防医学,是“新医科”建设中的新兴专业。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为预防医学的教学和发展提供了哪些有益经验和启示? 张林:在“新医科”建设中应该更重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是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与预防医学结合,催生“新预防医学”。这次疫情防控已充分体现了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在今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人才培养中,应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融入,这一点,正好是川大这样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二是促进临床和预防的融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的学习,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则应增加传染病学学习和实践学时。三是促进公共卫生学院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融合。要探索建立疾控、医院、高校人员互通机制,让疾控专家到高校当老师,公卫老师则到疾控工作一段时间,并与职称晋升挂钩等。此外,也要加大对公共卫生学院投入,给予政策倾斜。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世界同此凉热。在您看来,中国医学发展和医学生培养,该如何提高国际化水平? 张林:疫情没有国界。我校先后派出3名专家、7名专家分别赴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分享中国抗疫经验,结合当地疫情实际提供防控和诊疗建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在提高医学生国际化水平方面,一是要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构建高质量全英文授课专业体系,与世界一流大学共建创新创业平台和实验实习基地。二是实施高水平国际化教育行动计划。拓展选派渠道,加大资助力度,鼓励优秀学生出国学习交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暑期课程。三是积极拓展医学领域中外合作办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