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乙类乙管措施落地见效,全国整体疫情进入低流行水平,春节伴随的大规模人员流动也并未带来第二个感染高峰,不少网友称“新冠终于消失了”。近日,网传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某小学多名学生阳性,该班停课4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再次引发讨论。 杭州两所学校15名学生新冠阳性 均为首次感染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张杭州西湖区某公办小学二(3)班的家长通知书。该通知称,根据上级文件决定,2月20日—23日(周一至周四)停课四天,无身体不适症状并且抗原或核酸检测为阴性的学生于2月24日回校上课。 2月20日,西湖区教育局回应称,经调查,2月19日(周日),学校陆续接到二(3)班学生周一请假的申请,截止到傍晚18时该班共计10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在家抗原检测显示阳性,初步考虑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学校根据乙类乙管处置预案,向疾控部门进行了报告并发布了班级停课4天的通知。接报后,区防控办立即组织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联合开展调查处置。 流调显示,抗原检测阳性的学生均无新冠病毒既往感染史,为首次感染,目前症状平稳,精神状态良好。 据媒体报道,目前感染情况涉及到杭州三所学校,其中,西湖区某小学出现10例,拱墅区某中学出现5例,均为新型冠状病毒首次感染。另外,上城区某小学12名学生有发热症状,确定为流感聚集性传播。 报道称,上述三所学校均已根据相应预案对涉及班级教学课程暂行调整。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个别学校班级出现数名学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均为首次感染,属于正常现象,并不代表新一波流行的开始。另外,目前甲流、诺如病毒感染也已经进入多发期,即便孩子出现发烧等症状,也不一定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建议家长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进行抗原检测。 全国报告核酸阳性数仍过万 新增2例变异株 记者注意到,中国疾控中心近期持续公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显示,乙类乙管措施实施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病例数量呈波动下降趋势,但并未消失。 2月18日,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后波动下降,但截至2月16日,新增核酸检测阳性数仍有10720例;检测阳性率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月16日为1.1%。 另外,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下降明显。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后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2月16日为12.4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5.7%。 值得注意的是,2月18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2022年12月以来本土病例病毒变异株监测情况显示,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6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5例,其中,1例XBB.1,1例XBB.1.5,1例BQ.1,5例BQ.1.1,1例BQ.1.1.17,4例BQ.1.2和2例BQ.1.8。 对比此前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2月15日、18日公布的数据中新增BQ.1与XBB.1.5变异毒株病例各一例。 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表示,新冠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进入低水平流行阶段,还需要加强监测,每个个体仍需要继续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专家:病毒持续变异 人群的免疫屏障保护时间将缩短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3日,全国共报送16583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依然为BA.5.2.48和BF.7.14。但不可否认,新型冠状病毒一直持续地在发生变异。 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变异速度非常快,从全球范围来看,微小的病毒变异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发生生物特性较大变化的变异,这种变异的时间间隔数月不等,使得它的传染性、致病性、免疫逃逸能力发生变化,再加上全球各国防控措施的不同,就造成了在全球范围内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发生。 “总体来看,新冠流行三年了,病毒一直持续地在发生变异,并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就是传染性在增强,免疫逃逸能力在增强,但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在减弱。”吴尊友说。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新的变异株感染者增加了,人群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会增加。面对新的变异株,人群的免疫屏障保护的时间会缩短,但不是完全没有效果,所以短期内再次出现一波疫情的概率很小。 未来新型冠状病毒是否会变得传染性更强、致病性更强?吴尊友表示,从目前来看,未来出现比现在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可能性非常小,出现致病性加强或者病毒“返祖”到德尔塔病毒甚至原始毒株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综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报道) 来源: 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