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浙江杭州:着力打造“惠民型”农村劳动力培训格局取得积极成效

2016-11-22 10:49 浙江省人社厅网站

2015年以来,淳安县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强化对接特色产业、对接农民需求,精心打造“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学有所长”的惠民型农培工作格局,有效助推农民就业创业的产业转型和空间转型。截至目前,淳安县已投入333.8万元,开设54门课程,组织农民培训262次,参加9904人次;帮助农民增收约3100余万元,帮助转移就业2850人次,其中,转移到三产就业1208人次;帮助农民创业102人次,创业率16.8%,带动就业345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前,淳安县被评为2015年度浙江省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优秀县。

一、建立“全覆盖”培训体系

1.政府主导。建立县、乡二级农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县人社局、农办、教育局、妇联四个农培职能部门职责。县农培办每年初深入乡镇、企业、学校,摸清产业发展形势和农民实际需求,制定全年培训计划,明确时间进度要求,定期召开协调会;乡镇农培工作列入县年度综合考评。

2.学校主办。抓好一线培训平台建设,乡镇、青溪新城农民学校实现全覆盖,整合县城与乡镇、公办与民办教育资源,构建起以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为主阵地,30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为辅阵地,24个乡镇农民学校全力配合的县、乡、机构三级培训网络,基本满足全县农培工作需要。

3.农民主体。突出农民主体,充分梳理分析农村劳动力结构、类型,形成乡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和县城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在岗务工农民培训相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转产富余农民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基本覆盖农村各类劳动力主体。

二、打造“实用型”精品课程

1.培训目标“增收为先”。重点开展“造血式”技能培训。目前已开设37门技能型课程,占全部课程的70%,增收作用明显。如文昌镇套笔来料加工点,2015年以来组织经济人培训2期60余人,新增从业人员300余人,实现农民增收140余万元。

2.培训内容“因势就导”。因产业发展之势、群众需求之势,确定五大类培训内容:围绕全域景区化战略和旅游主导产业,开展农家乐和民宿的餐饮、服务、经营等8门职业技能培训,占全部课程的14.8%;结合乡镇特色产业,开展水果、中药材种植、竹匠工艺、来料加工等22门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占全部课程的40.7%;开展家政服务员、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服务业技能培训,扩大服务业对本地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小老板、毕业大学生开展免费网上创业、SIYB创业培训,2015年来共举办48期;开展竹马、麻绣、腰鼓、花灯等本土特色文化培训,助推文化传承,促进“文旅”对接。

3.培训模式“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培训内容的特点和培训对象技能水平的差异,建立分层次、结构化、定制型培训模式,改“撒胡椒面”为精准投放,农培实现数量普及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如针对农业自身特点,大幅增加种养殖现场的实操和示范内容;对技术需求较高的农业专业,由乡镇选送相应层次的种养殖大户至县、市级培训机构集中培训。

4.培训形式“因课制宜”。注重“第二课堂”教学,通过以赛代训、以活动助训的形式,提高农培的参与性和可学性。2015年以来,开展县农家乐烹饪、首届船舶驾驶员、“中职校杯”钢筋工砌筑工、“蓝天杯”育婴员等11场县级技能大赛和鸠坑乡制茶、界首乡厨艺、金峰乡猪头肉全宴烹饪等6场乡镇区域性技能比武,对获得名次的选手,直接授予中、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三、实施“标准化”教学管理

1.办班有程序。要求各培训机构、学校开班前做到“六个有”,即有办班申请、有教学提纲、有教学计划、有授课老师、有实际操作训练场地、有教学记录,且须在开班前10天提交《开班申报表》,并同步提交教学计划,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开班。

2.教学有规矩。统一教材、统一培训课时,确保培训质量。根据培训类别明确培训时间,其中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和晋级培训为8—15天;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不少于3天;文化创新产业培训不少于8-15天;创业培训不少于5-10天。

3.考试有规则。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统一考务和统一证书等质量管理原则,完善考试鉴定运行机制。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必须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对其中转移就业培训学员通过考试考核的,颁发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为其转移就业提供凭证。

4.管理有规范。采取日常监督、年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培训机构管理。日常加强课间巡查、电话抽查、网络核查、考核发证、收缴台账等,实行全程动态监管,确保每个培训班学员、课时、教材、师资、场地、设备“六到位”;年终对农培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评估,确保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

四、落实“全链条”跟踪服务

1.完善跟踪服务网络。以定点培训机构为依托,整合各类师资力量和后续扶持政策,按照“谁培训、谁负责,谁组织、谁跟踪”的原则,落实跟踪服务职能。以培训班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搭配专兼职任课教师,采取电话联系、上门走访、集体座谈、QQ建群等方式,对学员培训后的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提供相关政策咨询等服务。

2.组建专家指导团队。各定点培训机构按照职业指导人员1名、创业导师1名、专业教师若干名的模式组建专家指导团队,在后续跟踪服务基础上,根据培训学员不同的就业创业需求,采取点对点、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从政策咨询、技术指导、职业推介、创业规划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指导。

3.建立学员跟踪档案。按照“分班级跟踪、对个人指导”的模式,每个培训班建立综合跟踪服务档案,记录每位学员培训后的就业创业情况;对提供个性化指导的学员,实行“一人一册”建档制度,详细记录其具体需求、指导内容和后续状况。2015年以来,共实现跟踪服务3100余人次,跟踪率91%;全县11个专家指导团队提供个性化指导584人,帮助实现就业345人,成功创业68人。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