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国进入今年的第一个汛期,水环境状况引起社会进一步关注。多年来,中国多措并举,由内及外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全国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及重点流域水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明显。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前2个月全国地表水和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显示,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同比有所上升,劣Ⅴ类断面比例同比有所下降。 2020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将巩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成效,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推进长江入河、渤海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启动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 “节水优先”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的关键所在。2019年4月15日,国家发布《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分别提出近期和远期目标,即到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降低23%和20%,节水效果初步显现;到2022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到2035年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各地积极落实节水行动方案。宁夏地区受地理位置等影响气候干旱、严重缺水。当地大力实施农业节水领跑、工业节水增效、城市节水普及、全民节水文明“四大节水行动”,走出了一条干旱缺水地区解决发展用水问题的有效路子。经过努力,“十二五”以来,全区用水总量减少6.2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59%、39%。 针对河湖污染问题,2016年12月,国家发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河长制在全国开始推广。 “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以来,我们在南湖开展了一系列改造项目,打造水清、岸绿、鱼游、景美的生态水体,使南湖水质从治理前的地表劣Ⅴ类水转变为地表Ⅲ类水,年接待游客量从1000万人次提升至1500万人次以上。”广西南宁市南湖公园工程师黄妙妮说。 2017年以来,南宁市全面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落地见效。该市构建市、县、乡、村组织体系,建立“一河一档”,落实“一河一策”。截至2019年底,南宁市境内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或优于三类)继续保持100%,4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Ⅱ类水质比例100%,同比上升25%。 水治理和水环境保护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期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各地方加强监督,严禁破坏水环境的现象再次发生。 2019年4月15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河北大沙河曲阳、行唐段非法采砂屡禁不止,砂坑遍布、河道深切、河流紊乱,非法采砂毁坏部分耕地、林地,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经水利部调查,媒体报道的情况基本属实,河北大沙河曲阳、行唐段采砂规划、许可、监管、执法等环节不同程度存在问题,特别是现场监管缺失,过度无序采砂问题突出。在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监督下,河北省积极整改,截至2019年6月底,新闻报道河段河道内砂坑、砂堆全部推平,河道岸线初步规整成型,河床基本平复,部分河道已形成水面,河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据生态环境部介绍,截至2019年,全国899个县级水源地3626个问题整治已完成3624个。水源地治理方面,全国29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建成区共有黑臭水体2899个,已消除86.7%。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共有黑臭水体1372个,消除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