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龙扬镇  请输入关键词

产业扶贫要抓住“农村精英”

2019-11-18 12:0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一改许多偏远农村产业空心化的落后面貌。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升级换代”,产业基础如何进一步夯实,成为可持续脱贫面临的核心问题。

  当下的产业扶贫存在如下潜在风险:

  一是“见效周期”与“审计周期”不同步的风险。长效产业见效周期大多需要2~3年,成长期间的市场风险难以预料,往往让急于脱贫的村民失去等待耐心。而负责长效产业扶贫项目的干部,最难的是多数产业扶贫项目只提供启动资金,未提供持续管护的资金。有基层干部说:“给了种植200亩的资金,管护周期5年,但这些钱实际上只够‘种植+管护’50亩,如果选择种植200亩,审计基本可以通过,但3年后产业估计‘死翘翘’;如果选择种植50亩,审计基本通不过,但3年以后可以保证还有50亩的产业在。”

  按照能通过审计的方式做,产业做坏了,基层干部大多不会有被处分的风险,但没有得到较好管护的产业基本难以存活;按照审计通不过的方式做,产业即便成功了,基层干部仍旧可能面临被处分的风险。在产业管护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要想使产业得到有效管护,只能依靠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自己筹集资金,或者亲自付出汗水进行管护。

  二是“同质化”产业缺乏市场优势带来的产品滞销风险。当下的扶贫产业出产的农产品中,同质化的产品相对较多,特色化、个性化、高端化的产品相对较少。举例来说,某乡镇黄桃盛产,出现滞销现象。某高端企业客户闻讯后,前来高价采购100箱黄桃,但产品要求标准是:桃表面没有斑点,且单个重量达到0.3千克。结果,接到订单的乡长赶回乡里的桃园组织摘桃,发现达到企业需求标准的黄桃怎么也凑不足80箱。农特产品销售的高端市场通道进不去,低端市场通道严重“堵车”,这是当下产业扶贫中常见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基层干部和群众采取的方式不是从产业本身着手让产品满足市场需要,而是将销售包袱完全甩给了帮扶单位。帮扶单位适度采购扶贫地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扶贫产业“扶上马、送一程”,但难以保证扶贫产业的可持续。产品与市场如何实现有效对接,考验的还是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智慧。

  三是驻村扶贫干部撤回导致产业撂荒的风险。脱贫攻坚期间,各级国家机关的大量干部被派出驻村帮扶,尤其是县、乡机关干部的派出比例甚至超过50%。国家机关干部驻村为推进扶贫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谋划产业种类、管护产业成长、组织销售农特产品的核心力量。但脱贫摘帽之后,驻村干部将陆续从农村撤离。这就意味着原来支撑产业扶贫的核心力量被抽走,谁能承担起原来驻村工作组承担的工作任务?村干部能不能接力完成产业发展任务?

  当下扶贫重点地区的农村,有意愿、有智慧、有能力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群体并不多。他们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村干部,二是驻村帮扶的国家干部,三是农村致富带头人。

  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路上,属于“不需扬鞭自奋蹄”的类型。问题的核心在于,这个乡村“精英群体”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激发。产业发展与农村精英利益链接机制僵化,导致这个“精英群体”发展产业要承担的风险,与从中得到的效益不相匹配,以至于难以全心全意投入产业扶贫。

  从村干部群体的角度看,他们无法依靠单纯的工资收入维持生活。村干部在履行自身职责同时,不得不分身赚钱补贴家用,无法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放在产业扶贫上。

  经济学上有个“花钱矩阵理论”:一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二是花自己的钱,办人家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三是花人家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四是花人家的钱办人家的事,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

  以无私奉献精神投入扶贫的干部当然大有人在,他们都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榜样。但也有部分基层干部认为产业扶贫就是典型的“花人家的钱办人家的事”,怎么才能避免“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的结果出现,是关系到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问题。

  目前,个别地方开始鼓励村干部入股本村集体经济所要发展的扶贫产业,按照投资比例承担风险,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这种做法把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的效益与农村“精英群体”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无需个人有很高的奉献精神,便足以推动其为发展扶贫产业呕心沥血。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无论是发展长效产业还是短效产业,“精英群体”都能自发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推动扶贫产业向前发展。

  “风险共担、入股分红”的做法把扶贫产业项目,从单一的集体所有制变成了集体、村干部、村民的混合所有制,把“花人家的钱办人家的事”变成“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最大限度激发农村现有“精英群体”的干事创业热情,而不仅仅是把产业扶贫当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然而,当下这种“风险共担、入股分红”的创新做法冒着极大的政策风险。批评一个新生事物是容易的,对其进行道德批判也不难,但关键是要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基层的创新精神是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法宝。在发展集体经济、推进产业扶贫的路上,能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能不能让带头推进产业扶贫的“农村精英”成为集体经济混合所有者之一?能不能对这种“干部入股承担风险、共享分红”的做法予以鼓励和倡导?对这些问题给出肯定的答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发力,是产业扶贫成功的关键。(本报记者欧甸丘)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本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