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社区教育:走进逸西成都学习型家庭

2014-04-16 09:37 四川法制网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文明已到一个新的转折点:学习从未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家庭的学习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关注,且显著凸现。

  在成都创设学习型家庭,实质就是向百姓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形成人人学习的良好社会环境。

  今天我们走进一个已获得成都学习型家庭称号的逸西先生家里,从他的家庭学习中去窥探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相辅相成、相生相息的关系。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

  他家的墙壁、走廊上挂满了孩子的书法、绘画作品;在这里,桌上随处可见书的影子;在这里,会使原本对书不感兴趣的你情不自禁的抱着一本坐下来细细品读;在这里,不管大人小孩,有书便是天堂……

  逸西家人,偶尔外出郊游,看看电视,有时也上上网,而看书却是这个小家庭日常生活的主打节目。晚饭一吃,一家人各自拿着各自的书,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认认真真的第二次“进餐”。有时,一家人也会针对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各抒己见。他们说学习包含的不仅仅是静态知识,辩论也是学习及营造学习氛围的重要方式,你可以在其中窥察到不同的观点,获得不同的看法。他们认识到了人生的短暂,也意识到了学习的宝贵。于是,学习成为他们一家人持之以恒的事,自我提升的同时,还不忘推广于人。
 
  学习型家庭 人物篇
 

  逸西
 

 靠两首诗,进入文学“江湖”。
靠一支笔,踏上媒介“江湖”。
从此,没回头,20多年,乃一闲云野鹤。
目前栖息一棵叫成都的树上,笑问“江湖”谁主沉浮!
——博友 
借用博友的一句话,走进生活中的诗人逸西。

 

  逸西,1963年生,四川富顺人。国内媒体资深新闻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在国内采写若干有强烈反响的新闻,有丰富的新闻实践与理论。现居成都,兼小区业委会主任。著有诗集《放逐》及《感恩》丛书长篇纪实报告文学《剑门关下铁人情》等多部作品,获第十二届四川“五个一工程”特别奖。

  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

  逸西酷爱写作,爱好广泛,有一身好“武艺”。因此,他在生活中结识了诸多书法、绘画的名人名家。用他的话说,自己不擅长它们,但不妨碍去喜欢。他说,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要进步,就要不断地去学习。他爱“吃”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学类的“大菜”。一有空,便坐下来美美地吃一“餐”,充实自己。“时事”大餐,也是逸西一家绝不可少的,每晚新闻联播必看。他说:“人,要关心时事,了解政治,才不会迷失方向。”

  白鹭 栖于锦江之畔

  逸西像只白鹭,辗转飞了20多年,栖息成都一棵叫“世纪朝阳”的树上,与府南河相望。于是,这儿成了他的家。他开始与这棵“大树”上的人们相处,利用自己在法制媒体工作的经验,提升这个大家庭的法制理念,向小区大力宣传国家的民主制度,为每一个家庭谋福祉。这个家庭被他的真心与付出打动,为他戴上了一个叫“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的头衔。而这个头衔也促使他不断地去学习新知。

  去年12月中旬的一个周未,逸西带着儿子去府南河边上玩耍,看见许多人在岸边钓鱼。心里虽然不快,但也未能上前阻止。这种不良现象由来已久,靠个人去劝说难以解决问题。公民素质教育任重道远。在不开心的同时,府南河又让他看到了激动人心的一幕:府河中有许多白鹭在水里觅食和起舞。他驻足观察了许久。突然有了灵感!

  于是,他大脑中不断闪现一些与白鹭有关的诗句。他联想到与成都有关的芙蓉,锦江是成都的中心。于是,他在《白鹭》一诗中这样写到“一朵叫芙蓉的花/昨夜静静开放”成都和锦江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变。逸西作为一个成都市民,生活在锦江区深有感触,且体会很多。所以“我坐在锦江之上/听花开的声音/伴着洁白的精灵飞翔”。由于政府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在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也为百姓营造了一个生态优美的居住环境,花大力气打造府南河,白鹭这种洁白的精灵与人们共住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美好生活,如诗如画。

  这样的日子,让人等得太久。一等就是几十年。过去灭绝了的白鹭终于又回来了,与人们朝夕相处。它们像一朵一朵盛开的芙蓉,张开了翅膀,在府河翩翩起舞和歌唱……

  附:白 鹭(诗歌)

  一朵叫芙蓉的花
  昨夜静静开放
  我坐在锦江之上
  听花开的声音
  伴着洁白的精灵飞翔 

  我就这样
  呆呆地坐在锦江之上
  几十年了
  呆呆的我
  看一朵一朵白色的芙蓉张开翅膀
  在府河翩翩起舞和歌唱

  学习 要持之以恒、施惠于人

  谈到对学习型家庭的理解,逸西说,学习型家庭,其实就是看一个家庭学习氛围浓不浓,学习能不能持之以恒,同时能不能把这些学习的东西施惠于人。人生很短暂,但却存在很多漏洞,学习时间很宝贵,所以一个人需要不断花时间学习来弥补这些漏洞。他说自己的家庭是一个受益于学习的家庭,从简单的生存到满足温饱后的精神享受再到对下一代、对周围人的影响。

  用自身所学 让小区变身“土豪”

  逸西的面前摆着一本关于法律的书,他对法律很感兴趣,平时没事常会去看一些相关书籍。通过对《物权法》的学习,他了解和掌握了小区业主的权力与义务。他意识到现在业主们的民主及权利义务意识还比较薄弱,于是他把自己学习来的东西与小区业主分享。2009年8月,逸西无意中看到一档关于维修资金使用的电视节目后,立即查阅国家建设部、财政部第165号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按国家规定,在保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正常使用前提下,可按有关规定用住宅专项维修金购买国债。这使他非常兴奋,于是他组织召开业主大会设置了世纪朝阳业主大会专项维修资金账户,业委会发现1300多万元“冷冻”在那儿“睡大觉”,这怎么能行呢? 第二天晚上,逸西立即组织召开了业主委员会,提出利用暂时闲置的维修资金购买国债,让这笔钱增值。“有支持,也有反对。”逸西坦言,起初一些人对此不理解,“想利用买国债吃钱!”“乱投资亏了咋办?”小区内出现了各种质疑的声音,甚至被贴“大字报”。逸西和业委会成员、业主代表耐心地挨家挨户做工作,发传单,在小区醒目位置张贴国家相关政策,公布购买国债的缘由及收益。经过一个多月的宣传,有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了这个提议,项目正式实施,五年快过去了, 小区维修资金增值不少,逐渐使这个曾经一边研究学习经济法一边摸着石头过河文人逸西得到大家的认可,也使小区像它的名字一样蒸蒸日上,成为大家眼中的“土豪”小区。“这样的结果正受惠于不断的学习。”逸西说。 
 

 

徐姐
 

 这是一个干练又低调的女人,说话时总是笑,但是她的眼神却总是传递出一种睿智。

  成就已是过去,学习还得继续

  徐莉丽,毕业于法律专业,从事媒体行业多年,低调温和的她不愿为记者讲述她的成就。她说:“成就已是过去,学习还得继续。”她的学习习惯是小时候养成的,而这种习惯的养成受父亲的影响很大。父亲为当地中学老师,每周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会买一本书悄悄放到她的书桌上。因为父亲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受父亲影响,所以看到书就会有立即抱起来阅读的习惯。每次看到书桌上多出一本新书,就会情不自禁的拿起来翻阅。她认为人的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与自己所处环境的学习氛围有关系,因此,在对儿子的培养方面也通过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激发他学习兴趣与动力。她的阅读量很大,范围很广,夫妻俩没事就坐下来看书。

  生命短暂 唯学习永恒

  徐姐回忆道,小时候家里还有一种老式的日历,这种日历一页代表一天。每天晚上父亲总是让她把当天的那一页撕掉,她一直没有弄明白父亲让她做这件事的原因。直到后来才领悟到父亲的真正用意,日历上的每一页代表着每一天,撕掉一页就代表人生少了一天,父亲是想让她明白生命是短暂的,而在这短暂的人生中,唯独学习是永恒的。所以,她一直坚持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习,充实自己的人生。 
 
  学习 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徐姐认为,学习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自我享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渲染一种氛围,形成一种力量,自己在其中不断成长,也在无形中不断地影响着身边的人。“最让我欣慰的是在这个氛围中,我们一家人一直在坚持着、成长着。”徐姐说,学习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事情,当你发现身上的东西因为学习发生了某些改变时,你会觉得原来学习有如此大的力量。

  这只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谈到学习型家庭的称号对这个家庭的影响,徐姐说,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转变,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过去良好学习习惯的继承的过程。还是一如既往的学习、一如既往的保持社区教育,参加社区、校外、校内、家庭的学习活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忙碌的节奏逐渐让我们忘记了学习,忘记了为自己充电,让看书、写字变成越来越被忽视的东西,像逸西所说的,我们受惠于学习,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社区教育把这种东西传递出去,施惠更多的人。
 

 

儿子
 

  子涵,九岁,盐道街小学东区三年级学生。在父母营造的学习小家庭中诞生,成为了像父母一样痴于学习的人。也应证了父母为他取这个名字时对他的期望———做一个有涵养的儿子。

  有书才能安静下来

  “只有书才能让他安静下来。”徐姐说。子涵是一个生性好动的小男孩,从小在父母的影响下,九岁的他也异常偏爱阅读,每天晚饭后,必做的事就是从床边的书架上拿几本书趴到自己床上如痴如醉地看。因为从小就爱看书,所以现在已经可以达到一天两本书的阅读速度。徐姐介绍说,她会为子涵的行为表现设立一张奖惩评分表,当得分低于一定数量时,他的购买图书量将会被减少,相应的,当他得分高于一定分数时,图书选择与购买将成为对他的一种奖励。所以在这个家里,图书又成为了一种奖惩手段。


 

  

子涵练习书法
 

  一个使他为之奋斗的爱好

  
子涵的兴趣和爸爸妈妈一样广泛,“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他曾对妈妈说道,所以他的书架上堆满了科普类读物。他喜欢书法、喜欢写作、喜欢绘画,利用课余时间,妈妈为他报了书法班和绘画班。但是考虑到小学后孩子的压力逐渐增加,尽管子涵心里有点舍不得,妈妈还是为他把绘画兴趣班取消了。徐姐说,让子涵参加兴趣班有几个原因:一是尊重孩子的兴趣,由于他爸爸一直很喜爱书法,参加一些书法界朋友举办的活动时都会把他带着,这样的熏陶下,孩子对此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和他爸爸都以为他会中途放弃,可是他到现在还非常喜欢;二是我们都希望他能有自己的爱好,一个能给他寄托并使他为之奋斗的一个爱好。虽然我和他爸爸都爱好阅读,但只是作为一个消遣的方式,没有一种可以为之放弃一切去追求的爱好,而在短暂的人生中,能有这样的爱好,精神才不会空虚和游荡;三是希望他能将自己的爱好发展为自己的一技之长;最后希望他在孤独、浮躁时,能找到一种使自己得到排解苦闷、陶冶情操的一个方式。当然,这些全是在孩子的兴趣之上进行的。
 

  学习氛围中的无形力量

  徐姐称,子涵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写作,六岁便写了自己的第一首古体诗。从一年级到现在一共写了近百篇文章,到孩子小学毕业,会准备为他出一本作品集。在他的的作品中,《钓龙虾》、《放鞭炮》、《第一次买汤圆》等作品因充满细节、生动有趣的写作方式被成都日报等媒体刊登。“当第一次孩子把他的作品拿给我们看时,我和他妈妈感到非常吃惊,文章对细节、对心理的描写远远超出了他那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构思精巧,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我想这都跟孩子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爸爸逸西说道。
家庭教育是社区教育的细胞,也是个体接受教育的摇篮,子涵爸爸妈妈虽然都是搞文字工作的,但是并没有对他进行过专门训练,而只是为他建设一个共同学习的氛围。
 
   学习型家庭 影响篇
 

 

逸西弟弟
 

  刘先生是逸西家里最小的弟弟,因为最小的优越性,导致他从小对学习不上心。在事业出现波折后,来到成都,与哥哥一家朝夕相处多年,这个家庭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亲情上的关怀,更是人生道路的指引。

  这个家庭为何叫学习型家庭?
    
  当问及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在逸西家里有何体现时,在这个家庭生活了多年的刘先生说,他们的学习包括了两方面的动机。一方面是工作要求他们必须去学习。记者这一行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型的行业,新闻变性大,作为记者,从事新闻必须通过不断学习、用自己敏锐的知觉去感知这些新闻动态。同时,他们面对的采访对象是多方面的,各行各业的,虽然他们不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但是在采访时他们还是要和采访对象聊得起来,他们必须让自己成为一个“多面兽”,不要求很精通,但是至少跟对方对话时要有共同的认知。而这所有的一切,离不开“学习”二字。他们夫妻俩,平时除了看书,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另一方面,他们并非把学习当成是工作所迫,也不会把学习的过程当成是工作上的一种任务,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愿意通过学习去充实自己,从学习中去寻找快乐,它带来的是一种精神的财富,一种享受的过程。我也是一名记者,也能深刻体会到,一篇好的文章能够让人很享受地读完它,也会让人产生顿悟,所以久而久之,这个家庭便养成了不断地学习的氛围。

  年少轻狂

  年少时期的刘先生是一个充满叛逆的人,来到哥哥家不久的他,不希望靠着哥哥的力量去找自己的“饭碗”,于是再一次离开他们,希望凭自己年轻的资本独自打下一片天地。然而,因为从小对学习不上心,刘先生导致自己连基本的“敲门砖”也没有,在屡遭拒绝后垂头丧气的回到哥哥家里,这一次挫败再一次让他陷入沉思。“在哥哥家里呆了一段时间后,看着哥哥一家学习时的那种痴迷,那种享受,我开始有点嫉妒,有点羡慕,有点心痒,于是,我希望像他们那样,学习写作!”刘先生说。

  引路人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刘先生时常想起在他消沉时哥哥对他说的话,于是,他开始用真正的“学习”来丰富自己,为未来做准备。逸西回忆说:“他当时对我们说自己要学习写作,这让我和妻子都感到很吃惊,写文章对于基础比较差的他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他那股一直没有间断过的学习铆劲让我们知道他不是在开玩笑。他通过看书学习,请教我和他嫂子,由于词汇量不够甚至翻背新华词典,从基本的练习到新闻稿的写作,一步一步,毫无松懈。”

  “我的那股劲来自于与哥哥一家生活时他们对我的感染和影响,他们家里有一种学习的气氛,这个气氛能驱使你安静下来看书学习。”刘先生说道。“是他们让我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获得升华,你就会发现自己意识与观念会逐渐发生改变,他们是我的引路人。现在我会对我带的实习生说同样的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使自己得到充实、得以成长。”


 

                             逸西朋友                                                                                      


  车先生是逸西二十多年的朋友,他们因诗相识,因诗相知。当时的车先生虽然还是学生,逸西已参加工作,但是共同的爱好还是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车先生与逸西是同乡,参加工作时留在了家乡的一家工厂干一份文字工作。 妻子在一家私立学校当老师,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夫妻俩过着一种简单幸福的生活。

  生活失意
 
  90年代初,车先生工作的工厂倒闭了, 他成了下岗工人,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全落在了妻子一人肩上。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自己变得越来越消沉。在最艰难的时候,逸西又走进了他的生活,劝他来成都发展,大城市机会更多一些。为了一家人的将来,忍受着与妻儿分离的苦悲来到了成都。住进了逸西的家中,这一住便是一年左右。逸西像自己的大哥一般照顾着自己。此时的目标就是在这个大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要融入这个大城市谈何容易,除了一根笔杆子什么也没有。找工作处处碰壁,加上自己对家中妻儿的想念,车先生打了退堂鼓,想回老家,回到妻儿身边。逸西与妻子在得知车先生要回老家后,立即对他进行劝阻。“‘有困难我们可以一起解决’,他们夫妻对我的帮助很大,甚至还用‘回去了就不要再回来了’的一类话来刺激我。”车先生说道。看出朋友对自己的真切关爱,内心失去信心的他重新打起精神振作起来。

  雾霾散开

  要在城市找到一份稳定点的工作,在这里生根发芽,必须要有一门过硬的手艺。由于逸西与徐姐都是做媒体这一行工作的,在他们的帮助下,车先生向他们学习新闻写作,并被徐姐带到单位实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加上自己本来有一点文字功底,很快车先生便能写一手好稿子,也因此在一家媒体找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现在的车先生已成为单位骨干,随着条件好转,车先生已把老家的妻儿与老母接到了成都,一家人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源于对待学习的态度

  “在逸西家里住的那段时间,夫妻俩一回家便又看报又看书又写作,这样勤奋、对学习着迷以及对生活的态度让我很感动,并下定决心向他们学习。”车先生说,“如果不是受到他们的影响,我也不会有今天。他们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友情,还有为生活奋斗的勇气与信心,也让我真正认识到什么叫‘学有所用’。我受惠于学习,更受惠于他们的家庭学习氛围给我带来的影响。我一生感恩!”车先生感慨地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