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安徽:凤阳县大庙镇多举措改善教育教学质量

2018-01-31 12:53 中国乡镇网
       近年来,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凤阳县大庙镇的农村夫妇向往高楼林立的城市生活,都希望能够在城市里闯出一片天地,也为了挣钱养家,所以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也逐年增加,在各村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不愿意回农村工作,导致了师资力量的不足,尤其是年轻人,即使在农村教书,大多也只是把农村当做跳板,一边支教,一边备考。大庙有一所完全中学 ,三所初级中学,二十一所小学,课程设置很完善,总体情况较为良好,但其中不乏有个别学校的硬件设备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教学质量相对滞后。因为留不住人才,支教人员及特岗教师流动性大,一时之间出现缺口,甚至会出现一个教师身兼多职的情况。特别是支教人员,他们支教一段时间一般就会离开,打乱了支教学校原本的教学计划。无序的教学导致教育的不连贯性,使个别学校教育水平越发严峻。
针对这些问题,该镇展开多次讨论,集思广益,积极寻求解决途径,让山清水秀的大庙镇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有书读,有师资力量充足的、教育水平优良的、课程设置合理的、教育手段科学的乡村教育可读。完备学校资源,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紧跟上新时代的教学步伐已迫在眉睫。
       一、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育资源,提升师资力量。教学上只能通过老师讲、黑板写、学生听和记,缺乏必要的教学模具和充足的教育设备,没有直观展示的立体模具和投影设备等。针对留不住外地年轻教师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对各村本地考上大学的师范生或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大专生的招聘。乡村学校里有些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无法适应新课标的、知识水平不达标的、教育手段不合理的,要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定期组织他们去市县两级及以上的重点院校、兄弟院校去定点学习。懂电脑的通过网络直播课程进行学习,让乡村教师时刻补充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有不少老教师不懂电脑,让年轻教师教老教师电脑,也让老教师传授年轻教师经验,相互间不会尴尬,也加强了交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还可以让有奉献意识的大学生村官及返乡大学生去传授简单的电脑操作技能。
       二、由于外出打工的人员逐年增加,留守儿童增多,农村夫妇务工,把孩子留给老一辈,这样的隔代教育不利于孩子成长,孩子学习靠自觉,根本管不住,逛网吧、打群架、混社会。镇政府在今后将加强和学校的联系,针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更深入的走访,对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能联系上他们父母的,让留守儿童的班主任每月和他们的家长进行电话沟通,使远在他乡的留守儿童家长也能时刻掌握孩子们的最新动态,了解到孩子的现状。联系不上的,要和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展开互动,并让授课老师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情况,及时掌握,随时汇报,和镇政府、校方、家长一起努力,齐抓共管,定期组织活动,让孩子们幸福成长。
       三、近些年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使不少贫困家庭的情况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仍然有部分孩子因家庭原因停驻在求学的道路上,受到各种羁绊而辍学在家。这大多是因为原本的贫困家庭对学习不够重视,认为早耕地、早务工,能早赚钱,没有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良好的文艺熏陶、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一点上镇政府党员干部要动员各村组,加强宣传,使贫困家庭认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彻底摆脱贫困,不会因受教育程度不足而返贫。孩子们产生厌学情绪,这是不正之风,不利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也对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要让孩子们有兴趣读,读得进去,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用匡衡、李嘉诚、俞敏洪以及犹太人因投资教育而改变民族命运等例子说明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乃至于一个民族的未来。早早地去务农、去打工,不如教育多投资。该镇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校方一起努力,重塑孩子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精准落实,绝不松懈。
       四、教学课程设置要规范化、制度化,卫生环境也要加大整改。除了必考课程,也要设置手工课、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等,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改善孩子们的体制,也使各村的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赏美鉴美、多才多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散思维,学会思考,扩大学习范围。同时伴随着“三大革命”政策的落实,这不止是要改善各村的人居环境,也要改善学校的卫生情况。严格落实卫生整改措施,使孩子们在更洁净的校园里生活与学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知道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如今乡村教育已经引起了国家重视,相关措施向农村倾斜,精准扶贫,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关注特困生家庭,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关注农村教育质量,相信   未来一定会建立专门的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建立健全相应机制去促进城乡教师的互动交流。农村教育水平会越来越好,逐步向城镇教育模式靠拢,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平等享受和城镇儿童一样的教育资源,公平的享有相同层次的教学权益。
特约通讯员: 穆道齐)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江山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