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评论:和儿童一起向上生长

2018-06-01 10:47 来源: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和儿童一起向上生长

又到儿童节,看着孩子一年年长大,不少教育者喜上眉梢,欣慰满怀。

不少儿童也欢欣鼓舞,笑逐颜开。就像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的孩子,日前他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信中,总书记勉励他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今年的儿童节,因这封回信而变得极有意义、格外不同,多年后再回首,想必依然是孩子们难忘的美好记忆。

长大的确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比儿童成长更美好的,则是教育者和儿童一起成长,共赴一次美丽的生命之约。如果说教育的奥秘在于孔子所谓的“教学相长”,那么理想的教育一定是有学习欲望的学习者和善于反思、勤于自省的教育者携手前行。

遗憾的是,有些教育者似乎缺少“吾日三省吾身”的意识,总是以己之不变来应对教育之变,常常拿着老眼光来看待今天的孩子。世界发展日新月异,人才市场对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在他们那里,付之于孩子的教育,依然是苦读死读、题海战术、以时间换成绩、一切由成人掌控等,看不到多少与时俱进的新东西,更看不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类充满温馨的教育场景。

实践理想的教育,抑或求解教育的密码,答案其实在儿童身上,在于透过儿童,反观自身,改变自己。而儿童节,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近距离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机会,也是一个难得的透视童年、体悟教育的契机。在儿童节这天,教育者除了和孩子一起欢庆节日,享受陪伴其成长的快乐,还需要反思如何尊重儿童基本权益,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探寻儿童内心的奥秘。尽管并非每位成人都从事专职教育工作,但父亲或母亲的身份决定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一些与儿童教育有关的常识,把握儿童成长的关键期,而不是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好,总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做戕害童心之事,抑或无视自己孩子的特点,照搬他人的教育经验,违背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

其实,自17世纪末约翰·洛克首次提出儿童是有独特需求和能力的人,即确立儿童概念以来,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儿童的独特性逐渐被认识,儿童需要教育、需要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等观念逐渐成为共识,儿童发展已经被当作一门学科加以研究,但总体而言,儿童的成长规律,儿童之于成人、国家以及未来的意义,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一些学校和家庭之中,在一些教育者那里,儿童依然被视作“不完美版的成人”,他们并未真正明白“儿童”二字背后的含义。他们不了解儿童发展的敏感期,不知道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更没有蹲下身来,问一问儿童内心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样的教育。

与以往相比,当下的我们非常需要蹲下身来,向儿童学习,把自己修炼成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这是因为,中国家庭如今整体上越来越富裕,向往美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人,似乎还没有学会如何教育好下一代,还没拥有与社会变化、时代发展相匹配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儿童成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教育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更考验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不能再照搬以前的教育经验,真正有效的办法只能是拿出巨大的诚意,重新看待儿童的成长。

从现实来看,教育者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既要学习如何帮助儿童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要引导儿童积极面对不断更新迭代的新媒介,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龄人相处,在信息时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同时,教育者也要学习如何理性看待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唯健康之体魄、美善之心灵、正确之价值观,才是教育之要,才能让儿童、教育者和整个教育生态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任何人都不是生而完美的,儿童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成人和教育本身的种种不足。如果说教育有什么捷径,那么一定是从儿童那里获得的。当教育者有意识地变身为儿童,和儿童一起向上生长,教育就会慢慢地成为一种美好生活。而教育之美好,就在于彼此成全,共同走过一段人生路,最终完成让人惊喜的蜕变。

儿童节是儿童成长的一个节点,也是教育者蜕变的起点。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们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祝福儿童,省思自我,和可爱的儿童一起成长,这当是儿童节永远的主旋律。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