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学”与“游”的关系始终是世人探讨的主题。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受限于客观条件,行路人少,蠹书者众。生活能力欠奉、脱离客观实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成为大众对读书人的刻板印象。随着教育观念变化、交通条件改善,游学旅行、研学旅行的概念终于落地生根,并进入教育部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规划,旅行社、培训机构也纷纷跟进,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然而长于游览规划、短于课程学习构建的经营机构,可能会让游学走向“游而不学”。 游学,顾名思义,立足于学,仍然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各省的研学基地建设是公共事业的一部分。教育部等部委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说得很清楚:“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学校采取委托开展研学旅行,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合作”;同时,在基本原则中突出了教育性、实践性和公益性,要求“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因此,研学旅行或许可以给经营机构带来流量,但绝不是跑马圈地、无人问管的空白地带,而是有机融合于学校教育的综合实践类课程。 客观地说,如果没有商业模式的强劲驱动,游学和研学旅行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全国范围铺开。笔者了解到,当下很多游学和研学方案是由企业提供、学校自主选购的。在校方储备不足,市场却能提供方案的情况下,仍应尊重教育规律,并提供好的服务,让教育部门和学校发挥更主要的功能。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工商等部门当有所作为,摘除违规游学,规范市场秩序。而教育部门应细化教研指导、增加人才供给、强化资源建设,有效缓解供不应求的焦虑。 此外,笔者还发现,一些家长给孩子报名游学的理由是找个暑假托寄的场所,并不是很关心到底学了什么。暑期带娃固然辛苦,但“躲清净”却有可能失去一次亲子交流的良机。言传身教和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约翰·杜威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研学旅行的初衷是融合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着眼综合实践素质培养的暑期游学又怎可与家庭教育相分离呢?(刘博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