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父母对孩子做不到“共情”,如何去爱

2018-09-04 10:53 来源:扬子晚报
原标题:父母对孩子做不到“共情”,如何去爱

  “家里到处都是噪音”、“不要碰到我”……有了弟弟的殷敏(化名)浑身都不对劲。孩子是生理上病了,还是心理上病了?心理专家表示,出现所谓“二胎问题”,其实是父母在对老大的教育过程中就存在问题,有了二胎弟妹只是一个诱发因素。不仅是二胎家庭,任何家庭关系中,最基本也是往往被忽视的一点,就是共情能力。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王睿

  有了弟弟后,十岁的姐姐突然病了

  “你们好吵好吵啊。”殷敏的爸爸妈妈最近发现一向乖巧的女儿像是变了个人儿,只要跟她讲话,她就觉得很吵,非常吵,连碰她一下都不行,不知道为什么就情绪激动,甚至在地上打滚。到医院做了各项检查,身体各项指标一切都正常。“我孩子这是怎么了?”

  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来到南京脑科医院,求助《精神医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生导师陈图农。陈主任日常出儿童心理门诊,经过了解后发现,女孩这种类似歇斯底里的发作,主要是为了获取父母的关注。

  “女孩十岁,性格比较内向,有个年纪还很小的弟弟。从独生女到成为姐姐,在生活中,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关注难免会变少。当想要而不得的时候,无意识中,她会要把内心的渴望转变成所谓的‘发作性’的躯体表现。而此时,父母担心她身体出了问题,开始特别关注她。”陈主任表示,很多孩子这不舒服那不舒服,实际上就是引起关注的一个表现。就像有的小孩一上学就头痛肚子疼,一考试就生病,都跟父母的关注度有关系。

  父母不恰当的关注易致情绪问题

  近年来,老大各种激烈反抗妈妈生二胎的新闻不绝报端,未孕前坚决不允,孕后态度冷漠排斥,有人感慨,“独生子女怎么这么自私!”对此,陈主任表示,出现所谓“二胎问题”,其实是父母在对老大的教育过程中就存在问题,有了二胎弟妹只是一个诱发因素,将问题爆发出来,二胎不是决定因素。

  首先,是界限不清晰。父母与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往往将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形成了“你包括我我包括你”过度的包含关系。父母将自己的愿望、期望等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实现自己愿望的代理者。很多出现问题的二胎家庭,会出现这种亲子关系的界限不清晰。没有准备生二胎之前,父母把所有的愿望都投射在第一个孩子身上,孩子按照父母想象的样子在成长,其实第一个孩子已经出现问题。出现二孩后,第一个孩子的问题就表现出来了。如果没有二孩的出现,孩子发育过程可能会矫正不良倾向。孩子上学,接受了初中高中教育以后,和更多的同学、老师的交往等,不断社会化后,他可能会慢慢地把原有的一些问题调整过来。一般来说老大年龄在11岁以下,自我意识发展尚未充分发展,社会化发展未完善,更容易出心理问题。因为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外界信息认识可能产生偏差。譬如,对父母照顾二胎弟妹的行为,会解读为不喜欢自己了,自己很孤单啊等等。

  其次,在二胎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理念一定要有一致性,有统一的规则。规则不清,孩子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妈妈不同意吃冰淇淋,爸爸讨好孩子偷偷给孩子吃;老大不可以看电视,老二整天看动画片;今天妈妈情绪好,孩子想干啥都行,妈妈情绪不好,孩子哪里都别想去。这些就是规则不一致,孩子就无所适从。有了二胎后,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更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父母规则不一致,易导致行为问题。而父母不恰当的关注,会导致情绪问题。

  过度关注孩子,什么要求都满足,孩子什么样的表现都是“好得不得了”,孩子自己无法对自己的感受进行正确理解与表达,无法正常表述喜怒哀乐,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父母对孩子关注不足也容易出问题。孩子缺乏安全感,一旦父母离开身边,就会感到莫名的焦虑,甚至转换成躯体表现。殷敏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做不到共情,如何去爱

  其实,不仅是二胎家庭,任何家庭关系中,最基本也是往往被忽视的一点,就是共情能力。所谓的共情能力,简单地说,就是父母能从孩子角度理解和感受,父母能够理解孩子,孩子也就能理解父母,理解其他人。在诊室日常碰到的问题当中,很多家庭都不具备共情能力,孩子要表达的意思、内心的需求,父母不懂。一次又一次的无效沟通之后,孩子就会拒绝跟父母交流,也没有办法交流,同样孩子也没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曾有一位妈妈苦恼地表示,从一年级开始就管儿子学习,每天陪着他写作业,孩子遇到不会就问妈妈。现在孩子马上初三了,这两年,学业上妈妈渐渐辅导不了了,请了专门的老师;说话孩子也不听了,叫他做作业也不愿意,听老师说在学校没有主动性,不仅体现在学业上,和同学交往也不积极。“问题是什么?从小孩子的学习生活妈妈就一手包办,用意是好的,想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实际上没培养出来,只是在包办代替,一切都在这位妈妈的控制和管理之下。孩子当时有什么感受,家长没有注意。比如这道题目不会做,他需要的是引导他自己去思考,而不是代替他思考直接给他指导叫他怎么做。孩子学的一切都是被动的,孩子没有办法从学习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这种父母就不具备共情能力,孩子不需要的东西父母强加给他,他没办法自己学着去理解世界,更不要谈主动性。”

  共情能力很重要,有了这种能力,父母才能够听懂孩子语言背后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比如父母一听小孩说“唉呀,我真想死”就紧张得不得了,实际上可能他只是想说最近有点累,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跟你聊聊在学校里同学相处之间出现的小矛盾,不是给你教育她“要跟同学好好相处搞好关系,不能任性胡来”的机会。如果你读懂孩子了,交流起来就很通畅。

  生活中,对于父母来说,共情需要敏感地观察,理解孩子的言行所表达的含义,然后做出比较恰当的反应,让孩子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慢慢具备共情能力。孩子成长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一开始就很成熟,将自己的主观想法投射到孩子身上,这都是不恰当的。时代变化,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成长规律,父母不能简单套用自己或是上一代人的经验来教育孩子。出现问题之后,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父母及时作出调整,对亲子关系的改善、孩子性格的培养效果很明显;孩子初高中以后,就可能需要咨询师的介入,通过另外新的关系的建立,才能慢慢矫正和改正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但无论何时,开始尝试了解孩子,并让孩子了解你,都为时不晚,加油!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叶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