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预警 “培训贷”有陷阱 学子别盲信 本报北京10月29日讯(记者王家源)近日,一些不法培训机构利用求职季学生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表面上为学生设计各种培训计划,提供内推、实习、“培训”后安排工作等许诺,实际上在培训协议中嵌入贷款合同,使许多学生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情况下背上了高利贷,卷入“培训贷”层层陷阱。对此,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预警,提醒广大学生务必保持清醒、提高警惕、明法用法。 预警提醒学生,要通过学校等正规渠道寻找实习兼职或求职机会,对社会培训机构的资质和培训内容要进行深入了解和确认。广大学生在签订相关合同时,要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内容,弄清楚实际资费标准,不要盲目信任“熟人”、不要随意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不要在未“吃透”合同条款的情况下轻易签字。要多了解熟悉金融常识,自觉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时,多咨询请教老师、家长和学长,提高自己对“培训贷”及其隐身产品的甄别和抵制能力。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同时提醒广大大学学生工作者和资助工作者,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密切关注在校学生的大额经济支出,及时向学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宣讲不良“校园贷”及其各类变种的危害,避免学生落入陷阱而不能自拔,避免小问题酿成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