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鼓舞、唤醒。”儿童有无限潜能,鼓舞教育就是激发潜能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自信起来,自主起来,灵动起来,以尊重为支点,以鼓舞为杠杆,撬动每个孩子的灵动成长。 南京市板桥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发展鼓舞教育,并非跟风或心血来潮,而是基于学校传统,也是基于校情。板小随迁子女与本地失地农民孩子接近对半,教师老中青三分天下,一些经过补偿教育的老教师还在一线。这样的基本校情决定了师生都需要鼓舞:教师更多地鼓舞儿童自主学习,儿童鼓舞伙伴同行,儿童的发展又反过来鼓舞教师成长、学校发展。 校园就是“鼓韵园” 板桥小学已经建成了以“鼓韵励志”为主题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建设融入“鼓”元素,孩子们徜徉在鼓的世界,不断汲取激励的力量。校园鼓味浓郁,处处彰扬灵动校园的核心理念——“鼓舞”,被誉为“鼓舞的家园、文化的雅园、成长的乐园”。学校除了通过建筑语言深化这个主题,还通过安排不留痕迹的妙用和设计别具匠心的“人境互动”,使“以鼓为友”的校园物质文化特色发挥教育功用。学校通过创建“园林式校园”,凸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教育性、儿童性、独特性。 板桥小学的体育活动也充满“鼓”元素,“千人腰鼓齐奏”“千人鼓槌体操”独树一帜,各班级的自创腰鼓游戏千姿百态,展示了板小学生对各种腰鼓击打基本技能和绝活的娴熟掌握,也展示了板小教师、板小学生对腰鼓艺术的深刻理解。学校还成立了腰鼓表演队,多次参加大型活动表演,赢得“金陵第一鼓”的美誉。 教师成为“鼓掌者” “鼓舞·灵动”是板小百年传承的理念精髓,得到了教师的广泛认同。教师坚持做“鼓掌者”,并展开深入探究。鼓舞不是空喊几句口号,也不只是竖几个雕塑,造几个标识,做“鼓掌者”需要掌握教育的规律和艺术,需要修炼。学校“鼓舞”文化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引领教师的行动自觉。 板小的领导团队认为,学校管理就是要开启鼓风机,鼓起向上的风气,推动全校师生前行。“鼓舞”理念下的学校管理倡导“自力而为”,注重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学校每年出版部门管理文集《鼓浪潮》,利用网络建成“鼓舞之窗”管理服务平台,开辟了“鼓舞之声”“响鼓重锤”等栏目。“把教师捧在手上”是管理者开始追寻的新主张。 课堂形成“灵动场” 鼓舞教育也是追求“灵动”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让他们张扬个性,释放生命活力,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板小推动“灵动课堂”建设,课堂成为“灵性迸发的故事会,呵护灵性的游乐园,激发灵性的研究所”。课堂研究抛弃格式化的研究,实现了“课题选择源于课堂,研讨活动驻扎课堂,研课相长回归课堂”。 学校抓住成为“南京市雨花台区作业效能改革试点学校”的机遇,遵循学生成长和学科教学规律,学习上海“作业改革”成功范例,全面推开“只编一本孩子喜爱的作业本”的实验,整合资源、自主创新设计编撰学校习题册,推进作业训练的集约化、系统化、科学化,提高了作业效能,减轻了师生负担。 课程搭建“立交桥” “鼓舞”文化旗帜下的课程,应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立交桥。这座桥,四通八达,可供孩子们自选路径达到目的地;这座桥,最好是“板桥”,孩子就如本地人,能娴熟地找到进出路线;这座桥,桥面很宽、桥墩坚固,可供更多的学生同行;这座桥,有“交警”——老师,为孩子们的发展保驾护航。 打造课程的“立交桥”,学校主要抓住三个方面:一是德育课程的系统建设,二是综合实践的校本化实施,三是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建设。 板小的德育,强调“志愿养德”,用适合儿童的方法,鼓舞儿童自己主动修养品德,在德育过程中反对禁锢、倡导激励,反对呵斥、倡导鼓舞,反对命令、倡导唤醒。学校建成了《灵动养德》等多套德育校本教材,建设了多个落实“自主育德”的特色德育基地,创造了针对板小生源情况的德育策略,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板小的校本课程,秉持“为了学生、依靠教师、基于学校”的建设思路。学校已开发了“灵童腰鼓”“百灵社团”“灵通科技园”等规划中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及相关基地,“打鼓、养德、增智、健体”有机结合的腰鼓特色教育美名远扬。此外还有“自主启智”课程,倡导自主学习理念,让孩子在“玩味文字游戏”“生活数学探究”“绝招分享故事会”等活动中成长;有“快乐健体”课程,建设“灵童运动馆”,学生开设“体育社团超市”,以提升学生体质水平为目标;有“童心创美”课程,通过“百灵俱乐部”平台,为学生提供自选的“艺术社团超市”,落实面向每个孩子的“以美育人”。 板小坚持综合实践的校本化实施,有步骤地进行规划内课程开发,丰富课程资源。 “打起腰鼓唱起歌”是一门富有特色的体艺融合课程——鼓是民俗体育,舞是民族艺术,鼓与舞的融合、体育与艺术两类课程的整合,让学生在“鼓舞”中“打鼓、养德、增智、学艺、健体”。学校把已经建成的腰鼓活动馆续建为“鼓舞潜能开发中心”,让腰鼓校本课程得以深化。 学校的“手脑并用”课程,引导学生“研究自然、研究社会、研究自我”,于是,《研学水博士》《探究农技娃》《创造小达人》等系列校本教材应运而生。“水博士”“农技娃”等课程和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适切有效的途径。 板桥小学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向南京全市推广,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环保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南京市科技星光基地学校”等。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在考察了板小“鼓舞教育”后说:“走进板小,感觉一点儿也不像是农村学校,这是一所百姓身边的好学校。鼓舞特色文化,敲醒了一所百年老校。”作者:潘来强 (作者系南京市板桥小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