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鏉忔灄闀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江苏昆曲小镇巴城:重阳新人传古曲

2020-10-26 10: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江苏昆曲小镇巴城:重阳新人传古曲

精妆细扮的演员准备登台开唱。 钟升 摄

   中新网苏州10月25日电(记者钟升)25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走在江苏昆山的巴城古镇里,软糯温婉的昆曲声处处可闻。一年一度的重阳曲会如期开唱,犹如为600多岁的昆曲祝寿。

   600多年前,昆曲在巴城傀儡湖畔发源;顾阿瑛筑草堂、开雅集,广邀天下文人雅士始成昆山腔;魏良辅改昆山腔为水磨腔;梁辰鱼创《浣纱记》,昆曲化为昆剧。在巴城,“百戏之祖”完成了“靡殇之音—昆山腔—水磨腔—昆曲—昆剧”的华丽转变。江南乡“音”终得登大雅之堂。

杨守松的《浣纱记》力求原汁原味呈现出500多年前梁辰鱼笔下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钟升摄

杨守松的《浣纱记》力求原汁原味呈现出500多年前梁辰鱼笔下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钟升摄

   “吴越春秋写昆剧,时人尽道雪艳词。英雄美人两相惜,成就千古《浣纱记》。”24日晚,巴城版《浣纱记》进行了首演。听见自己编写的曲目经他人唱出,国家一级作家杨守松满脸欣慰。

   2005年退休后,杨守松把工作室迁到了幽静的巴城镇,并爱上了巴城土生土长的昆曲。机缘巧合下,杨守松开始重新编写昆剧开山作《浣纱记》。不同于以往的改编,杨守松想呈现的,是初诞之时,原汁原味的昆剧。

无需繁复的化妆与精致的舞台,兴之所至,曲友们就在小镇路边唱上一曲。 钟升摄

无需繁复的化妆与精致的舞台,兴之所至,曲友们就在小镇路边唱上一曲。 钟升摄

   杨守松说:“500年前先人创作的昆曲,500年后我们原汁原味地把它演出来。这是一场跨越五个世纪的文艺复兴、艺术对话。昆山现在已经是全国经济最强县,但不同于经济可以短时间内跨越式发展,文化必须是一个长期激励的过程。巴城镇从很小规模的重阳曲会,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远近闻名的‘昆曲小镇’。一年四季都有海内外的曲友、演员来巴城以曲会友,周边大学的留学生甚至经常来学唱、‘打卡’。发源于江南水乡的传统昆曲,就这样传向世界各地。”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始终记得,自己几年前在巴城看见“向伟大的昆曲艺术致敬”标语时的激动心情。“这个标语喊出了我们热爱昆曲、热爱传统文化的人的心里话。昆曲就是伟大的艺术。复兴传统文化,是奠定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我们只有重新认识评价,并积极、努力学习祖先的优秀创造,我们才能创造属于我们今天、无愧于未来子孙的新文化。”

由昆曲衍生出众多文创品,让古老的昆曲以更多方式走进现代的日常生活。 钟升摄

由昆曲衍生出众多文创品,让古老的昆曲以更多方式走进现代的日常生活。 钟升摄

   浙江传媒学院桐音曲社创始人刘志宏特意带了三位爱徒来参加曲会。昆曲方向的博士刘志宏在浙江传媒学院任教时筹建起了昆曲社。“以往传说中的昆曲走进了生活中,大家反应都非常强烈。我们组织第一届钱塘雅集时,本来只准备了六七十个人的座位,结果会场人都站不下。”

   借着这股劲头,刘志宏在文学院开设了昆曲剧本创作、昆曲演唱欣赏、古典诗词写作等课程,“每个学期开新课时,还会有以前选过课的学生回来蹭课”。以昆曲为引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慢慢植根于年轻大学生的心中。

   一曲毕,在巴城老街走走,买一袭昆曲文化衫、选购几件中意的昆曲文创品。昆曲就这样记在心头、唱在嘴里、穿在身上,走向四方。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本网编辑